3.1.3 切连科夫计数器

3.1.3 切连科夫计数器

切连科夫计数(Cerenkov counting)是高能β放射性核素的一种简便高效的计数测量方法。当放射性核素衰变所发射的β粒子在介质中的运动速度超过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时,会发出一种以紫外和蓝光区域为主的短波长电磁辐射,即切连科夫辐射。切连科夫辐射沿着带电粒子方向,以一定的发散角辐射光子(图3-5)。发散角(θ)取决于带电粒子的相对速度(β=v/c,其中v 为带电粒子在介质中的运动速度,c 为光在该介质中的运动速度)及介质的折射系数(n),具体关系为

图3-5 切连科夫辐射原理示意图

切连科夫光子的角分布与带电粒子的相对速度和介质的折射率相关。带电粒子的动能必须足够大,才能与介质产生切连科夫效应,即带电粒子具有最小能量阈值,表达式为式中,为带电粒子的静止质量;γ 为带电粒子的总能量,。β 粒子在介质中产生切连科夫辐射需要高于其在该介质的阈能量,在水中这一能量阈值约为0.263 Me V。相同带电粒子在相同速度下,介质折射率越大,切连科夫光子的分布角度越大,带电粒子的能量阈值越低。在实际测量中,常可利用增加介质折射率的方法,使阈能量降低,从而提高β核素的探测效率。

液体样品中高能β核素的切连科夫计数测量可以直接使用液闪计数器,无需添加闪烁液。虽然切连科夫测量的计数效率低于液闪测量,但这一方法也有明显的优势:①无需使用闪烁液,因此可测样品体积更大(除了日本Aloka液闪仪外,其他液闪仪的最大可测液闪瓶体积为20 m L),这也有助于减少样品制样时间,降低废物处置成本;②由于α核素和低能β核素不产生切连科夫辐射,因此不会干扰高能β核素的测量,有利于化学分离纯化步骤的简化;③切连科夫测量不受化学猝灭的影响。然而,颜色猝灭对切连科夫测量计数效率的影响会更为严重。上一小节中提及的内标法、外标曲线法和TDCR 法都可以用来校正颜色猝灭对切连科夫计数效率的影响。但是,用于切连科夫猝灭校正的外部标准源的γ能量必须大大高于430 ke V 才能产生足够多的能量高于切连科夫阈值(水中这一阈值为263 ke V)的康普顿电子。配备152Eu和226Ra外部标准源的液闪仪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但137Cs和133Ba外部标准源并不适用。如前所述,TDCR法用于猝灭校正时无需外部标准源,使用方便,对于切连科夫计数测量尤为适用。近年来,TDCR 切连科夫测量技术在环境样品放射性测量中的应用正在增多[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