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硒在膨润土中的吸附[7]

4.5 硒在膨润土中的吸附 [7]

硒-79(79Se)是铀-235(235U)吸收中子后的裂变产物之一,其产率大约为0.048 7%。核电站产生的乏燃料和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中含有显著水平的79Se。79Se被认为是乏燃料和高放废物中最主要的辐射源之一。79Se的主要衰变方式是β衰变,其衰变产物为79Br,这两个核素在环境中均易于扩散和迁移。由于79Se的半衰期长达2.9×105年,被认为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重点关注的几个放射性核素之一。

硒是第Ⅵ主族元素,在化学和生物化学性质方面与硫元素十分相似。硒在自然界中存在广泛,地壳中硒的含量约为0.05 ppm[1],土壤中硒的浓度为0.01~2 ppm,在一些富硒地区,硒浓度可高达8.4×104ppm。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群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硒在人体中有维持正常免疫功能、抗氧化、保护肝脏、抗癌等诸多功用。然而,人体对硒的可摄取量范围却很窄,过少(<40μg/d)的摄入就会导致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性疾病,而过多摄入(>400μg/d)会有毒害作用,硒的不均衡摄入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许多疾病的诱因。

硒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五种价态,包括-2、-1、0、+4 和+6,其化学价态的变化主要受p H 和氧化还原条件的控制。硒的溶解度与其价态密切相关,较高价态的硒)溶解度大,在环境中的扩散性强;而低价态的硒(0、-1和-2)的溶解度很小,在环境中不易扩散,如零价硒和硒铁矿。图4-38 为根据最新热力学数据绘制的硒的Eh-pH 相图。由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一般建在距地表500m 以下位置,通常处于还原性环境中,而Se(Ⅳ)对氧化还原条件比较敏感,其在还原性环境中的吸附、扩散和迁移行为与其在大气环境中的行为是不同的。

图4-38 硒的Eh-pH相图,温度为250℃,(Se)tot=10-6mol/L,(Fe2+)=10-5mol/L,(S)tot=10-3mol/L

鉴于79Se的半衰期长,且为β放射性核素,为便于测量,研究中所有涉及79Se的实验,均采用半衰期较短的75Se(t1/2=120d)作为替代核素。所有样品性质表征中所用的硒均为稳定硒同位素(Na2Se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