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立场与刻板印象是性别差异的背景因素

身份立场与刻板印象是性别差异的背景因素

 

 

 

第三种会对性别效应的产生造成影响的因素是背景与形势。这种研究角度为解决性别差异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有研究者认为,尽管当谈判的主题展现出典型的男性风格时,男性的表现会优于女性,但当谈判主题更女性化时(比如销售珠宝),这种差距会消失。

但是,在我与同事卡蒂娅·特谢拉进行的研究中,我们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我们要求女性与男性就分配任务的问题进行谈判。其中一种情况是,任务的主题与性别的关系都不大(比如组织一场社会辩论);而另一种情况是,人们需要与同伴讨论如何分配家务,这一主题在我们的社会中明显与女性的关系更密切。然而,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男性的表现并不会受到谈判主题的影响。反而是女性,在讨论家务分配时,她们的表现明显比讨论组织社会辩论时要不尽如人意(参见图14)。


21

 

另一个重要的情境因素是谈判双方所采用的沟通方式。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谈判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或视频会议进行,即所谓虚拟谈判。虚拟谈判与面对面谈判的区别在于,两者可接收到的社会型线索的数量和类型都不同。社会型线索是谈判中的附加信息,例如,语气、衣着、面部特征等,它们可以缓和交涉的感觉,并且改变我们对谈判对象的印象。由于在虚拟谈判中,人们得到的社会型线索数量更少,类型也不尽相同,所以这样的谈判会削弱或消除双方的主次关系。

谈判者的身份立场是另一个影响谈判的背景因素,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一位为了自身利益谈判的女性,会因为她的自信或带有侵略性的作风而吃亏。可相反地,如果她是作为一个团体的谈判代表(见第9章),如此的行事风格就会得到更多的谅解。

性别的刻板印象与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会影响谈判双方的预期与行为。最近的一项研究发展了这一观点。一方面,男女在谈判中的行为差异与性别的刻板印象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这种行为差异会让人们对高效和低效的谈判者的性格特质形成概念。男性和高效谈判者都被认为是自信、坚强、强势且理性,而女性和低效谈判者则被认为是包容、软弱、顺从与情绪化。

负面刻板印象所产生的威胁给目标人群带来了额外的心理压力,这会消耗他们的部分认知资源,从而影响他们在任务中的表现(这导致了刻板印象被进一步加深)。在两种条件下,偏见威胁的程度会被视为很高:一是刻板印象活跃于人们的头脑中,二是任务本身就可被用于判定刻板印象。

激活一些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比如女人比男人更好说话,男人比女人能力更强)也会降低女性在谈判中展现出坚定形象的意愿,并且使她们认为,与谈判对象相比,自己在互动中更处于下风。

这节的最后一个要点是关于权利。有一些研究者指出,性别差异有可能是权利差异导致的假象。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女性在社会中掌握的权利较少,所处的地位较低,而这两者正是影响

谈判者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所有表面的性别差异实际上只是现有的等级制度的结果。当女性在谈判中掌握权利时,她们的表现要优于

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