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长城焕发新活力

古老长城焕发新活力

董耀会

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这些巍然屹立、连绵起伏的建筑及遗迹,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强烈追求。长城保障了中华文明按照自身的轨迹延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不断的历史记载和文化传承,促进了国家统一和文明繁荣。在非战争时期,长城关隘成为互市贸易通道,以“茶马互市”等形式将农耕和游牧地区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目前,国家层面的长城保护体系已初步建立,需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动,提升整体保护管理水平。开发长城文旅项目应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将长城视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和生态轴带,推进优质文旅资源一体化开发,统筹资源整合、规划制定、制度和管理衔接等方面工作

长城,横卧于中国大地,现有遗存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长城之长,不仅在于长度长,也在于历史长。长城的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北方的燕、赵、秦等诸侯国为防御游牧势力,开始在自己的领地修建城墙。此后历经两千多年的持续营造,至明代形成了由墙体、单体建筑(敌台、烽火台、马面)、界壕(壕堑)、关隘城堡及相关遗存所构成的完善的、立体的军事防御体系。万里长城是中国人民珍贵的精神家园,是“活的遗产”。长城的修建,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发展兴盛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筚路蓝缕,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长城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古老长城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