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古今文明的交汇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月8日下午,在和林格尔县城关镇巨华宾馆三楼会议厅举行论坛。全场座无虚席,大家从四面八方拨冗而来,以和林格尔长城遗址为根脉,共话一山一水一长城。长城的宣传、保护、利用、开发,土城子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实施项目等历史文化大事。
中共和林格尔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宁在致辞中说:“和林格尔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遗物,在六千年前的海生不浪遗址中就发现了石围墙,证明当时本地区已经有城市出现。和林格尔地区作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上的重要节点,自古以来都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带民族交往、文化交融的中心之一,见证了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的交往历程。自先秦时期第一块城砖落下,千百年来,和林格尔地区的长城见证了无数的民族、文明的交流、交往与交融,是这段民族团结、融合历史的最好见证。”
在研讨环节中,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会长、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首席发言。 他首先预祝首届和林格尔县长城论坛暨土城子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结合文旅方面,简短地讲述了有关长城在新时期文旅融合的相关内容。
国家为什么要建立国家文化公园(包括长城文化公园)?董耀会分享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一是按照要求首先是要打造国家文化战略高地,建立文化自信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二是推动长城区域经济如何发展。总体上来说,历史文献上看长城之地是苦寒之地,经济相对落后,这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基本上在改革开放之后长城沿线发生很大变化,但还是相对落后,基于这种情况下,国企、央企,包括银行在内的企业也开始进行投资项目支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对推动区域发展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哪里做得好,哪里就得到一个发展先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和林格尔的长城,文化公园是文化品位更是顶级的文化资源。但在观光旅游的视野下,看我们的长城遗址,它是非物质系列的。今天的社会发展中,旅游观光不仅仅是观光旅游了。那么在休闲度假的前提下,我们的遗址就会有更大发展的空间需要。我们需要做好研究、做好规划、做好项目设计。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个新事物。那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文旅融合应该怎么搞?我的认识就有两句话,一句话就是让文化好玩儿,个别地方政府做的文化很多的不好玩儿。反正我就摆在那儿了,也展示出来了,不好玩儿就很难有非常好的传播效果。那么,实际上让中国旅游达到好玩儿这个地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让旅游和文化相结合,不是我们的旅游项目都有文化,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一定要有文化,要让游人觉得有文化的感受,这就需要我们给游人提供有文化感受的服务才行。现在包括八达岭在内的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也都在这些方面作重要的补充。我们将来的长城包括土城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如何才能走出一条新路来,走出一条好玩儿的路来,让人们这次走了下次还要再来,这是我们下一步要思考的问题。
在研讨期间,董耀会还穿插分享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的春节期间,自己在八达岭长城文化公园与孩子们的故事,讲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研学”体验之后获得的快乐,使与会同仁们感到既生动又新鲜。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内蒙古文物学会会长安泳锝,在发言中讲了自己的感受并提出希望:今天我们自治区一个小小的县城召开长城遗址公园的研讨会,我代表中国文物学会和内蒙古文物学会,对董会长能够在百忙之中参加本次研讨会表示感谢,自己还有幸得到了董耀会会长的赠书。他说如果我们自治区所有有长城遗存的旗县市区,都能像和林格尔县一样重视长城保护工作,我想我们每一个人,或者说每一个不知道长城的老百姓,都会很好地用心去保护长城。我刚才在会议材料中,看到了《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过的30年时间用心护长城的高晓梅会长。她确实是用心护长城的普通老百姓,她能够在我们呼市科协的关心支持下成立学会,而且无私的奉献。有一次高晓梅会长去我办公室慷慨激昂地讲述长城的故事,我曾参加了几次她组织的长城研讨会,都被她的精神所感动。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她那样具有长城情结,那就相当可贵了。我作为一个老的文物工作者,也要向晓梅会长那样呼吁、奔走,赋有大爱情怀。
安泳锝还对和林格尔县委、县政府机制用人,重视文化工作,把有情怀、有担当的教师岗位的人才派来做文化工作。他感动地说:“我对这种知人用人的做法表示景仰。”
内蒙古博物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永志,谈了对文旅工作初步感受和两个设想。一是关于如何利用和林格尔县最大的优势所在开发旅游;二是对于这么突出的文化遗产,如何来实施对现代文旅融合的问题。他说:“我们要把自己家底得搞清楚,尤其是我们宣传、文化系统的同志,要对文化资源的优势得搞明白。”他还列举了许多事例加以说明。譬如,南山公园的钱币台、芍药花等景观,昭君文化博物馆在前些年打造的成功经验等。他围绕下一步打造长城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益处,探讨了土城子遗址打造要靠文化为着重点。他认为我们守着如此好的资源优势,一定要把它当成一个重要的工作抓手来抓,将和林格尔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打造出来。
他还说,假如说我们要打造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国家文化公园,就得利用好现成的盛乐博物馆,因为它的位置就在长城遗址的边侧,我们需要往前迈上一步,建馆增加展示内容,把它作为和林格尔对外的一个窗口。我们现有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出土的一万多件珍贵文物,把它作为历史文化考古的一个提升就很好。现在,天时、地利都具备。下一步,在打造好展馆晋级的同时,一并做好小小讲解员的培训,以及从展柜到标牌都要打造好,另外,举办好各种社会教育活动,以便提升社会影响力。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原副局长、内蒙古文物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大方,以《“一带一路”,草原丝绸之路与万里茶道的影响》为题,阐述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他借用图文并茂的PPT课件,详细地讲解了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桥头堡的重要位置。在阴山南北的草原大道上,曾有茶商的和林格尔的繁荣景象。他还从文化角度入手,联系丝路文明不同的历史节点,形象而具体地解读了纵横交错的万里茶道上,各个历史背景中所产生的古诗词、民谣、民间故事、饮食文化等,从而使得“一带一路”万里茶道上的古老故事,从尘封的历史中一跃而出。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翟禹研究员的发言主题是《基于和林格尔长城内涵视角下的长城展示与利用线路的若干思考》。他说:能够有机会站在这里,解读和林格尔县的长城历史,感到非常荣幸。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和林格尔的文旅融合做了思考。2007年,翟禹从第一站杀虎口入手进行长城调查和长城研究,长城不仅仅是一个墙体,还有与墙体相关的不同设施。他从中国文化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解读长城。他还说长城不仅是一整套的防御体系,而且由此延伸出与长城相关的历史、政治等等很多比较丰富的文化信息都很重要。与长城相关的历史,还是一部农牧社会史和中国多民族的社会关系史、地方史,构成了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典型地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文化内涵。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中国长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我们一定要讲好长城故事,让不同的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带走长城文化和长城故事。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讲师刘一奇博士,就《加强长城文献发掘整理——以杀虎口历史文献整理为例》,分三部分进行了阐述。他说万里长城见证了长城保护者、研究者、宣传者的行万里路,而长城文献的发掘整理是整个长城文化的基石,需要读万卷书。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就是宣传的典范。要讲好长城故事,也要让长城文献活起来,这是弘扬长城文化的根基。广义上的长城文献包括长城传世文字史料,长城地方碑碣史料,长城地区遗址考古发掘的地下史料如墓志铭、墓葬壁画等,以及民谣、童谣、口头传说、民间故事等口述史料,要搜集、保护、整理、研究、宣传长城文献,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刘一奇还以杀虎口长城文献为例,讲了长城文献发掘整理、传承保护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包头博物馆副研究员、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智库专家杨建林以《和林格尔及周边地区的清代铺墩》为题,详尽地展开来讲。他说:杀虎口驿路沿线铺墩多数分布在和林格尔县境内,东南起自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佛爷沟村,向西北沿着省道S210分布,至和林格尔县城后折向北,沿着国道G209分布,最后至土默特左旗沙尔沁乡二道凹村东0.1千米处,为今天可见沿线最后一个铺墩。这些铺墩的作用一是巩固边疆之路,二是民族团结之路,三是近代内蒙古的崛起之路。
最后一个发言的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高晓梅。她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内蒙古境内长城资源丰富,长城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中华文化符号,和林格尔县明长城也是万里长城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段,来到长城脚下,远远望去,山一座连着一座连绵起伏,一片苍翠,如同一条绿色的海。登上长城极目远眺,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长城所承载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深化文化认同、汇聚民族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和林格尔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选择在长城脚下的盛乐博物馆举办“古塞遗踪——内蒙古万里长城璀璨华章摄影展”,是对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摄影展通过摄影作品展现内蒙古长城风貌,普及长城知识,讲述长城故事,宣传长城文化,生动呈现了长城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和价值理念,全面彰显了长城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多民族融合文化,使长城这一大众普遍认可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同时,号召公众能够关注长城,增强长城保护意识。
最后,与会专家分别道出各自的寄语,为做真长城保护、做实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纷纷献上对和林格尔历史文化的一份祝福,以此表达对此次活动的肯定,对和林格尔县文旅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寄予的深情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