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长城为底色倾注玉壶冰心
六月的盛乐古都浸染着芍药花香,悠然的蓝天白云抚慰着青山绿水。初夏,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游人如织。据说,南山公园一时间被冲上了热搜,盛乐博物院、昭君博物院等好玩儿的地方,创下自疫情以来游客量最高记录。它预示着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县城的文旅事业,将迎来一个文旅融合下的全新时代。
2023年6月7—8日,为期两天的“古塞遗踪——内蒙古万里长城璀璨华章摄影展”和“首届和林格尔县长城论坛暨土城子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研讨会”,在充满期待的气氛中开幕,经过培训、参观、考察、研讨等各种活动形式,又在不断响起的一阵又一阵和希望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连日来,此活动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相关报道的有《人民日报》、长城网、《经济日报·中国县域经济报》、中国网、内蒙古频道、内蒙古长城之友、青城融媒、内蒙古新媒体协会腾讯新闻网、内蒙古网易新闻、草原全媒、《呼和浩特日报》等几十家媒体平台。
本次活动由中共和林格尔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宁主持。研讨会还邀请到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会长、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先生,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内蒙古文物学会、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所、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协会、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包头博物馆、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在内的近30名专家、学者,同时和林格尔相关领导及百余名干部职工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会前,和林格尔县委书记李六小与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内蒙古博物馆名誉院长陈永志会面,就和林格尔县发展规划情况进行了交流,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高晓梅,和林格尔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齐慧娟、副局长赵强胜参加了座谈。

图1 研讨会现场 李鹏/摄影
董耀会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之文化敬畏》为题,用中国的“中”字,形象生动地讲了长城内外的关系。他说长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自己早在27岁时,就用了508天徒步明长城,用亲身体验见证了长城的伟大。董耀会还向部分来宾赠送了自己的著作《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少将王志国给予高度评价:“这本书既是董耀会先生倾心打造的一部精品力作,也是董耀会先生三十多年对全国长城考察、研究、思考的宝贵结晶,似一串串珍珠串起了长城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陈永志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考古发掘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题进行讲座。他说,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遗址位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1公里处,古城东傍蛮汗山,北依大青山(古阴山),西濒黄河水道,南扼古道杀虎口,地处中原通往漠北的山口要冲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这里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是历代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流交往交融之地。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1964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