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一、长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两千多年的长城修建史,将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展现在世人眼前。自诞生之初,长城就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几乎同步。在这个过程中,长城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丰碑和精神象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长城蕴含着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

约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将此前修建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各族的南下进击。此后,长城历经汉、北朝、隋、唐、宋、辽、西夏、金和明等两千余年的修缮与扩建,最终呈现如今的规模,成为世界上体量最大的军事设施。

长城的存续,与中国文化对于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追求直接相关。纵观中国古代史,从部族到诸侯,从诸侯到天下一统,社会形态始终在不断分裂与统一的过程中交替。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强烈追求。以长城为界,游牧民族在与农耕民族进行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中原文化;农耕民族则吸取游牧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充实丰富农耕文化内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长城内外各民族团结融合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凝聚和强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