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墓的文化现象、内涵和特征
通过对历史文献史料、考古资料以及先辈们研究成果的梳理,对鲜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北方长城地带农牧交错带人群生业模式和这一区域昭君墓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昭君墓文化现象与昭君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应该是当代各民族交往交融交流史研究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
王昭君墓,因“昭君出塞”而举世瞩目,也被称作“青冢”,是中国北方长城地带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各民族向往和平、歌颂昭君、纪念昭君的主要载体。昭君墓除了墓冢本体外,还包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涉及地理环境、经济生产、社会政治、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是北方长城地带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所孕育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这些基本内容也决定着昭君墓文化内涵的主要构成,具有和反映昭君墓文化因素的地理空间和生活其间的各民族及其所创造的社会文化综合体便是昭君墓文化内涵。
昭君墓作为一种符号和标志,实质上反映的是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与之有关的文化因素,内涵相当丰富。我们可以把这些与昭君墓有关的文化因素称为昭君墓文化内涵。昭君墓遗址群体是靠长城地带诸多昭君墓文化内涵识别和串并形成的特殊地域单元的标志。只要是由于昭君墓的存在而出现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都可以称为受到昭君墓文化因素影响的研究内容。昭君墓作为昭君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符号,其核心是“以和为贵”“民族团结”,其精髓是“和合”思想,蕴含了和合文化的深厚底蕴,彰显了和合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和合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旺盛生机活力的生动体现,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昭君文化作为一种特色文化,围绕昭君出塞产生的一切文化现象,泛指在中国北方长城地带各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以及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由此可见,其核心是一种各民族长期的交流交往交融的过程中创造形成的客观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因而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但其表现载体所承载的博大精深的精神财富,无不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新成果和先进文化。随着昭君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化,在中国文化的谱系中催生了特色鲜明的昭君文化,从而使昭君文化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昭君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已成为众多学科涉及,兼容并蓄的文化现象,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多元与包容性等特征。
马冀在《王昭君及昭君文化》一书中指出:“宋代昭君题材诗词特别引人注目之处,是形成了一系列昭君文化的特有符号,如琵琶、青冢、紫塞、鸿雁、胡沙、明驼等。”[35]众多文化符号中最具典型的便是昭君墓(即青冢),同时也是昭君文化的重要载体。昭君出塞千古佳话广为流传,昭君在文学艺术作品里受到了广泛的吟咏和描绘,无不吸引着历朝历代的文学艺术家,因而她的形象至今还烙印在各族人民心中,甚至在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家也已广为人知。人们用诗歌、绘画、变文、传说故事等文学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咏唱昭君文学的艺术作品数以千计,这也是昭君文化发展、传播的重要载体,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符号。刘洁在《昭君和亲文学景观的双重呈现——以昭君村、昭君墓、昭君庙为例》一文中,对昭君系列符号的文学艺术作品做了统计,目前已知古代文人创作的有关昭君和亲的诗歌有1100多首,近现代咏昭君诗词300多首;另外,还搜集到广泛流传于民间、争说于众口的昭君和亲传说80多篇。[36]可知,昭君出塞是中国古代诗歌与民间传说中的重要题材。
昭君墓文化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地处北方长城地带具有显著的区位特征,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2)昭君墓本体是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证,是民族友好团结的象征。(3)北方长城地带不同经济生产方式及其文化反映的差异性生业模式,赋予了昭君墓人文环境“农牧交错”的特征。(4)昭君墓文化遗产是北方长城地带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能反映这一地带人文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特色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5)众多昭君墓是昭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昭君文化“活”的生动体现。
基于以上认知,王昭君作为民族友好团结的象征,昭君墓作为其重要的载体,深受历代各族人民的景仰。出于对王昭君这个历史人物的好感,人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以寄情于昭君墓,加以凭吊、纪念。随着历史的积淀,昭君墓文化现象形成了,两千多年来对于长城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等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自汉代以来,为怀念王昭君、凭吊王昭君,各地出现了纪念王昭君的墓葬、纪念性建筑等,其中尤以我国北方地区长城地带分布较为集中,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以象征“民族团结友好”为核心的王昭君墓文化现象。这突出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自古以来多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在开放包容与交流过程中,昭君墓文化现象不仅扩大了自身影响力,也不断从其他地域和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正是因为各族文化交相辉映,才让昭君墓文化现象历久弥新,从而形成了具有开放、包容气质的一种文化现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昭君墓文化现象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交融,为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历史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