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虎口历史文献发掘整理举隅
杀虎口是长城的重要关隘,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交界处,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军事要塞和边贸重镇,清代成为“走西口”的必经之地,见证了晋商的繁盛兴衰。杀虎口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与厚重的历史文化,是长城文化的历史缩影。杀虎口历史文献发掘整理的重要成果有《清宫珍藏杀虎口右卫右玉县御批奏折汇编》[24],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山西省右玉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合作编纂。该书汇辑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朝满汉文朱批、录副奏折761件,分汉、满文两部分,上起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下至宣统三年(1911年)。内容以杀虎口、右卫、右玉县为中心,主要涉及人员任免调迁、巡查关隘、管理驿站、勘察地亩、驻防八旗、征收税银、田禾灾情、侵亏案件等诸多具体史实细节。对清代驻防八旗制度、榷关制度、与蒙古地区贸易史的研究有很高历史价值。这部文献的出版为杀虎口长城沿线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史料支撑与便利的使用途径,惠及学林。王磊的《清代右卫满城变迁研究》[25]、马金柱的《清代右卫八旗驻防建置沿革论考》[26]等就是以这部史料为基础进行研究的。
王德功编著的《杀虎口》[27]一书则有杀虎口碑碣史料与口头传说的辑录,该书作者曾任右玉县政协主席。该书第三部分搜集了与杀虎口有关的历代诏敕、奏议、碑碣、史志资料,比较珍贵。如其中收录《明诰封特进光禄大夫麻贵墓志铭》(墓在袁家窑村西北,碑尚存)、《钦差督理杀虎口兼理河保等处税务碑记》(此碑现在杀虎堡村民刘志文院中),对了解研究杀虎口当地历史文物与历史文献有一定学术价值。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把碑刻以拓片、照片等形式加以记录保存,使研究者难以获得文物的真实面貌与原始文献。该书第四部分是对杀虎口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的记录,对讲好杀虎口故事、吸引游客、宣传杀虎口长城文化有一定现实价值。这两部书的修纂都有地方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弘扬长城文化需要党和政府、长城文化研究者与爱好者以及社会公众相向而行、共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