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建筑工程考察:以内蒙古长城为例

长城建筑工程考察:以内蒙古长城为例

王大方

我国长城工程艰巨,规划严谨,设计复杂,在中国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创造了不朽的业绩。长城建筑风格多样,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我国长城资源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4个县(市、区),包括各类遗存43000余处,遗址遗存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

历史上关于长城工程与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记载较少,加之长城工匠的“作而不述”,故此类问题需结合文献与实地考察深入探讨。笔者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实际的考察调研,逐渐厘清内蒙古长城工程与建筑结构之特点,现以此文抛砖引玉。

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遗存长度为7570千米,约占全国长城总长的30%以上,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13728处。长城修筑的时代包括战国时期的赵国、燕国、秦国和秦朝、汉朝、北魏、辽、宋、西夏、金、明朝等11个历史时期。内蒙古的长城主要分布在全区12个盟市的70余个旗县,既有诸侯国之间的防御工事,也有中原与草原民族对峙的长城,还有一个游牧民族为了防御另一个游牧民族而兴修的,例如北魏长城、西夏长城、金长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