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风仙韵老爷坝

四、神风仙韵老爷坝

老爷坝的几个神奇传说名扬晋绥,包括神泉、神马、神签、神台、神药。这“五神”,使这里仙气十足,灵气彰显。

一是“头顶神泉”。塞外久旱,已是常识。而这坝顶干梁头顶上,哪来的水呢?有人解释说,地下的水就像人身体的血液,脚底有,头顶也有,况且这里是有神灵的地方,高高在上的梁顶有一汪清澈泉水就不足为奇了。

每日过往行人车辆上得坝顶老爷庙时,已是人困马乏,口渴难耐,尤其是每年的两场庙会,成千上万人无水怎过得去?恰好庙东南一里讲坡一侧崖壁下有眼石泉,方圆直径不足六尺,水深三尺有余。水从泉底石缝冒出,清澈见底。冷饮时甘甜清爽,沁人肺腑;泡茶时清香醇厚,余味无穷。神奇之处在于泉不溢不漫,水与沿平,任你多少人向外泼舀,水位不下降。于是老爷庙常年固定三个和尚从泉中取水,挑回庙中储于水瓮中,每日供应来往行旅用度,庙会时这泉供成千上万人汲用无虞。为此,老道在泉旁加盖小庙,名为“神泉”,内供水神,以示保护。

二是“贪吃神马”。人们游老爷山门时,见得两厢房各有一匹栩栩如生的骏马,一红一黄,曾是关羽坐骑。细看时,却见各用玛黄钉将其一条腿锚定地面,不能走动。这是为什么呢?相传自打建庙塑马之后,梁头田中青苗常常被牲口吃掉。细心者观察蹄印,恰与庙中二马蹄相合。于是田主报告老道,才有玛黄锁蹄之举。据说,此后再未发生神马啃食青苗之说。另有与神马相关的故事,说的是有二车倌常年来往和杀驿道。一车倌信神,每过老爷庙,必进大殿焚香敬纸磕头祷告一番,还要给神马上香敬纸,祈求人马一路平安。忽一日下坡时,车马窜坡,车倌倒地。在此千钧一发之际,辕马口叼主人衣服,扬头扔过路旁,免其一死。另一位车倌从不信神,路过其庙时也不上香祷告,却在同样的情形下死于车轮之下。此说驿道传布极远,都说神马显灵能保护主人。

三是“灵验神签”。老爷庙正殿香案之上置有签筒一个,卦书一摞。来抽签问卦时,取签简跪于案前,双手轻摇至竹签掉出一根,然后按签号对应找出卦书,卦书上自有卦诗一首,诗下并有解语。如某号卦曰:

平生不信野狐禅,无尽风云一啸间。

霜雪骤来谁解得,流沙千里是雄关。

解曰:

占家宅恐防回禄;占身有厄,小人当道官司难赢;占财有破,田蚕不熟;占婚姻难成,灾星正照,诸事小心。

你细读卦上诗句,其意模棱两可,如坠五里烟雾之中;再看解语,也是千人千辞,未能一人一解。难得是老爷坝有“后世诸葛”范先生、马先生深通此道,常于庙中帮人解卦,能够分别据卦人具体情况,解得你心服口服。人们说老爷庙卦灵,倒不如说范马二位先生解卦灵。

四是“神奇戏台”。前文备述这坝顶驿道两旁山势紧逼,又有路南钟鼓楼加戏台,路北新庙一座,其间场地大小可想而知。传说庙会唱戏时,戏台下无论多少人看戏,都能容纳得下。谁能说得清其中奥秘呢?

五是“神树仙药”。老爷庙顶有一圆形土丘,其上生长着一株三人合抱不及的黄榆树,枝繁叶茂,荫被丘顶,下垂的树梢上系着许多红布条,艳丽夺目。你若立于丘顶榆树下,东南可望见长城烽火台和圣山、鸡山峰峦。传说当年五台山道义和尚所瞩望的西北冲天紫气,即为此丘升腾而起。是故老爷庙建成后,当地百姓又于该丘顶榆树下,用青砖砌筑拱形小洞,洞中供奉一檀木药神雕像,手持净瓶柳杖,怀抱金童玉女。求神问药时,人们于洞前烧香敬纸跪拜、磕头并禀告病人病情后,从榆树刮下小块树皮,用黄裱纸包了,再下神泉庙取水一瓶,回家水煎该树皮,可医除病患。因其灵验, 日久主干树皮所剩无几,可树上枝叶仍葱茏茂密,不减当年。

查阅医学资料,看榆皮的药用功效,还真有其事。《汉书·天文志》:“至河平元年三月,旱,伤麦,民食榆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榆》:“榆皮榆叶性皆滑利下降……故人小便不通,五淋肿满,喘嗽不眠,经脉胎产诸证宜之。”榆皮,可以入药,味甘,性寒,无毒,具有安神健脾、利水通淋、化痰止咳的功效。

(刘有文,和林格尔县农牧局退休干部,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