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长城的劳动力来源

三、修长城的劳动力来源

(一)戍边士卒是筑长城的主力

修长城的劳动力以戍边士卒为主。《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始皇北逐匈奴后,以戍边的三十万大军修筑长城,历时九年完成。《金史·张万公传》载,金修西南、西北路,沿临潢到泰州的界壕,三万士卒连年施工告竣。金章宗时期所补筑的西北路长城的女墙副堤也是由戍军完成的。据《历代长城考》载,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准格尔旗南境大战村的紫城岩长城,是明成化七年(1471年)由延绥巡抚余子俊部队所修边墙的一部分。另在乌兰察布地区南境属大同镇管辖的明代外边长城,为正德年间(1506—1521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所修。

(二)强征民夫服劳役和招募民工

如北魏“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长城(位于乌兰察布地区)。隋大业三年(607年)修筑位于今内蒙古中部的“西拒榆林、东至紫河”长城时,征调丁男达百余万。明代修筑长城所用的建筑材料需要大量的砖、瓦和石灰,这些建筑材料大部分是来自就近招募民工开设的石场、窑场。因此,参与长城修筑工程的民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