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长城文化,不负使命担当

四、传承长城文化,不负使命担当

2023年,是《呼和浩特市长城保护条例》施行的第一年。本次活动由中共和林格尔县委、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主办,和林格尔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承办,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协会协办。通过此次活动,人们不仅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域内长城历史与遗存现状,还了解到呼和浩特域内历代长城遗存等相关知识。

内蒙古的长城,以其修筑时代最多、体量最长、分布地区最广而独具特色,为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和林格尔县明长城大边总长就有约50千米,东起新店子镇二道边自然村,呈东北—西南走向,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多为土石结构,墙体自然基础,为黑褐色土夯筑。明长城二边长约51千米,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的省界线,前接右玉县河西长城,至桦林山。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两边是故乡。”万里长城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人类历史上的文化奇观。因此,保护好、传承好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我们共同义不容辞的责任。传承好长城文化遗产,讲好长城故事,有助于提升首府文化品味,坚定文化自信。“长城文脉 筑梦古都——首届和林格尔县长城论坛暨土城子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研讨会”,全景式展现了中华文明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资源,更大程度地向外延展了和林格尔长城文化的知名度。

从“长城资源”所具备的丰富性和厚重感,人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增强了对家乡本土文化建设的信心。长城文化建设,是一项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文脉源源不断的走向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伟大工程。长城的沧桑感就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感,因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和爱护好每一处长城遗存,是具有划时代重要意义的使命和担当。

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已经在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除了新闻媒体报道之外,还引起各级各界领导的重视和关注。极大地鼓舞了相关单位的士气。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把这项工作做成品牌,把铸牢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成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促进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流、交往、交融有机结合,踔厉奋发。

[高朵芬,(昂格丽玛),作家、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呼和浩特市诗歌学会副主席。出版诗集《一抹蓝》等三部,出版散文《巴彦淖尔传》(与人合著),曾获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