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答汗破长城明蒙复市三娘子顾大局边塞安宁
俺答汗(1507—1581年),亦译作“阿拉坦汗”,元室之后,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其祖父是毕生致力于蒙古统一事业的达延汗。俺答汗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蒙古民族的首领。
为了满足蒙古民族的生活需要,恢复在达延汗时被明廷所中断的互市,俺达汗在嘉靖年间(1522—1566年)曾多次派使者到大同要求通贡互市,但均遭到了明世宗朱厚熜的无理拒绝,并杀害俺答汗派去的使者石天爵等人,致使明蒙之间的矛盾加剧。
经过“庚戌之变”,明廷被迫接受开放关市的条件。次年春天,明廷给俺答黄金十万两,并答应在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等沿边地区每年开放马市两次。隆庆五年达成最后协议,实行互市。俺答受封为“顺义王”,其属下六十九员也分别授以都督同知、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百户等官职,每年还发给广额赏金。至此,明蒙互市恢复正常,蒙古地区和明朝之间的关系逐步密切起来。

图2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北堡乡川峁村红门口马市遗址 王东麟/摄影
当时明朝与土默特部之间互市市场均设在长城沿线重要关隘险口之处,共有大同镇得胜堡、山西镇水泉营堡红门口马市等八处。
据当时宣府、大同、山西三镇互市市场仅就马匹一项的交易统计,1571年复市时,易马不过七千余匹,以后逐年增加,给双方都带来了安定和繁荣的大好局面。
万历九年(1581年),俺达汗去世,其妻三娘子(1550—1612年)掌权。三娘子主政20余年,继续推行与明朝政府的和平友好政策,维护蒙汉团结,保持了边塞的长期安宁,使蒙古与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更加密切。三娘子积极主张和平贡市,故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年就达成了和平贡市协议,从而基本上结束了断断续续达200余年之久的明蒙之间的战争状态。在与明朝边臣王崇古、方逢时等人就息兵、通贡、互市以及请封等问题的谈判中,三娘子为使谈判取得成功,协助俺答汗做了大量工作。

图3 红门口马市遗址,位于清水河县域内的红门口之北,也是一座土筑方城,互市市场设在城内 王东麟/摄影
明蒙互市确立以后,每届市期,俺达汗和三娘子以及各部头领也都亲自到市场监督自己的属部,观光游览,并和前来参加互市的明朝官员相互酬应。明穆文熙有《咏三娘子》七绝一首,通过对她身着华贵的汉族衣装,扬鞭踏马,与俺答共赴互市的描绘,反映了当时蒙汉民族之间的和好关系和贸易的繁荣景象。诗云:
小小胡姬学汉装,满身貂锦厌明珰。
金鞭娇踏桃花马,共逐单于入市场。
俺答还在三娘子的协助下,于隆庆六年(1572年,一说是万历九年,即1581年)招募能工巧匠,在大青山南平川之上,建起一座宏伟的城池。蒙古族称之为“库库和屯”。明廷赐名“归化”,所谓“归化”,即“归顺同化”。明崇祯时,清太宗皇太极以兵力迫察哈尔部虎墩兔汗(即林丹汗)西走,进而追击至库库和屯,将这座美丽的城市焚毁,仅留下银佛寺,即今之大召。后库库和屯于清初重建。

图4 呼和浩特市大召广场阿拉坦汗塑像 王东麟/摄影
三娘子自幼就娴于弓马,与俺答成婚后,曾领军一万,别城为都。俺答去世,三娘子掌握军政大权,统率各部,安定边地,励精图治,部属无不拥护,奉之为女王;与之接界的其他少数民族亦皆畏服,不敢侵犯。明人冯琦有“塞外争传娘子军,边头不牧乌孙马”的诗句,就是歌颂其军威的。“边头”,指边境地带;“乌孙”,最先游牧于祁连、敦煌间,汉时西迁,势极盛,这里代指北方少数民族。
俺答殁后,三娘子继续收纳从山西等地而来的汉人,为之建立大小板升,扩大耕作面积,并使之从事家具、食品、供器、手工艺品的生产,使漠南特别是库库和屯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娘子主政期间,为明蒙和好、民族团结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万历十五年(1587年)六月,俺答之孙扯力克曾经率军数万,陈兵长城下,声言有马八千匹,要明朝按价购买,否则就要攻进关去。当时正值下了十几天的大雨,边墙多处坍塌,形势十分危急,大同巡抚郑洛急与三娘子联系。通过三娘子之力使扯力克撤回军队,一场轩然大波才归于平息。三娘子和明朝不少官员都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友谊,如宣大总督吴兑和上述的大同巡抚后任宣大总督的郑洛,他们与三娘子常通函柬,友情甚笃。由于这些交往,不少涉及明蒙之间政治和军事上的纠纷,得以及时解决,避免了诉诸武力。这对蒙汉各族人民都是有利的。
万历十五年(1587年)春正月,明政府册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并赐予金银绸缎等物,用以表彰她在促进明蒙和平贡市,维护边塞安宁等方面所建立的功绩。三娘子自然也赢得了蒙汉各族人民的尊敬,为了追念她在民族团结友好事业上所作出的贡献,早年在土默特平原上的老百姓家里逢年过节还给她摆供品,进行祭奠活动。历史上还有不少文人为她画像、吟诗,以抒发敬慕之情。
明隆庆年间,俺达汗受封顺义王后,在土默川始建城寺。1575年建成第一座城寺——灵觉寺(后改称寿灵寺),明朝赐名“福化城”,就是现在位于土默特右旗域内的美岱召。迈达里朝克图曾来福化城传教(喇嘛教就是在俺答的扶持下成为蒙古的统治宗教的),所以又叫“迈达里庙”。美岱召殿堂内供有佛像。这里还有俺答及其后代居住的楼院。城寺置城堡、寺庙、邸宅为一体,在内蒙古地区仅此一处。为了永远纪念三娘子,召庙内还为她竖了一座塑像,并修建了陵墓,立太后庙,竖檀香木宝塔,使她的美名千古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