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二 赚取生命的智慧

序言二 赚取生命的智慧

王振兴

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威胁。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趋势,已经出现快速增长和逐步年轻化的特点。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世界医学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1977年世界第一例心脏介入治疗手术成功实施以来,不断创新发展的各种医疗新技术,挽救了无数的心脑血管危重病人的生命。

但正如《智慧养生:养好血管人不老》一书作者所讲的,放支架和做搭桥手术等医学治疗的主要作用如同消防队员灭火一样,只能为患者尽可能多地消除冠心病带来的痛苦及生命风险,却无法铲除疾病的根源。

进入21世纪,新的医学模式更强调预防与治疗相结合,预防与治疗同等重要,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若从健康投资成效分析,毋庸置疑做好预防就一定会事半功倍,而片面依赖治疗则只能会事倍功半。

本书的作者林正,曾是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初见时他饱受疾病折磨、忧心忡忡的样子,令我至今印象还很深刻,但短短的几年过去了,他的精神和身体状况大有改观,与那时相比的确有天壤之别,完全看不出曾是危重心脏病患者。他在书中有一句话讲得相当精彩,即:“人生不能只有赚取金钱的智慧,更要有赚取生命的智慧;人生不能只对工作精益求精,更要对健康精益求精。”我认为,正是因为他具有这样的感悟和理念,才能为最终取得防治疾病的良好效果,奠定了一个正确的思想基础。

现代医学科学从理论与实践均已证明,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和发展,都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正确的养生理念及科学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这些疾病。但这些正确理念和科学知识要真正普及和深入到广大民众心里,变为大家的实际行动,使更多的人从中获得健康收益,仍然还有一个漫长过程,还需要做许多的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宣传工作。市面上不乏所谓专业人士写的健康科普书,但很多因追求绝对严谨、系统而充满专业词汇,着重点放在如何在医院进行治疗上,让读者望而却步。更有甚者,一些为逐利而编造出来的养生书,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不少“养生并发症”。

作者林正是一位既普通而又极具个性的患者,与很多患者不同的是,他生病以后并没有消极待治,而是积极地向医生学习和向书本学习。通过刻苦钻研,掌握了许多病人原本就该掌握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坚持不懈地运用到实践中,终于获得了很好的康复效果。

为了推广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成功经验,以帮助更多患者解除病痛之苦,经过更深入地学习、思考和总结,他最终撰写出《智慧养生:养好血管人不老》这本书,可以说这是患者刻苦学习并亲历实践的丰硕成果。

为什么作为一位非专业人士,他能够写出如此之好的养生科普书?

我认为:一是他饱尝了疾病之痛苦,通过亲历的感同身受,知道病人最该关心的是哪些问题;二是他始终相信科学,懂得人是一个综合体,患者是以疾病个体为中心,这样才更容易融合各科的知识并加以应用;三是他重视实践出真知和理论指导实践,把学到的知识用在自己身上,更加深理解了这些知识;四是他作为一位普通患者,更了解广大民众在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中,渴望掌握哪些科普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这就为这本书的撰写,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作者的文笔十分流畅,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书中许多地方以优美的散文笔调介绍科学养生知识,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可操作性强,避免了一些专业书籍枯燥无味的感觉,阅读起来使人倍感轻松。

我相信,《智慧养生:养好血管人不老》一书,一定会赢得广大读者的信赖和喜爱,心血管病患者也一定会从书中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