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正常不等于不需要调脂
血脂正常不等于不需要调脂
有人看到体检报告上的血脂检查结果没有向上或者向下的箭头,就把体检报告塞进了抽屉,再也不去过问。其实,你可能被误导了,因为正常值的范围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对于不同的人群,其达标要求是不同的。
现在很多人开始重视体检,并会把历次的检查结果保存下来。如果再能把历次血脂的检测结果予以登记,找出其变化规律,做好判定与分析,并指导日常运动和饮食,那就更好了。当指标出现明显波动时,要注意分析找出原因并进行改进。当血脂异常问题较严重时,应征询医生意见,或服用药物或加强运动和改善饮食结构予以调整。
尤其是心脑血管病患者和血脂异常的人,一定要重视服药调整好血脂,因为这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与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养友交流时,我发现有些人就是想不通,总觉得自己血脂的各项指标都正常,为什么医生还让他服用调脂药呢?甚至还曾遇到过一位曾患心肌梗死的73岁的老先生,在拿到医生为他开出的调脂药后,还总在为自己血脂指标都正常,服用调脂药可能有副作用而纠结,并始终不肯服药。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一个最重要的道理,即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血液长期遭到污染,从而使血管壁逐渐被侵蚀所造成的。所以,只有维持血液较高的清洁程度,才能避免血管进一步遭侵蚀。长期的清洁程度高的血液还可以发挥“稀释”作用,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并且血液清洁程度越高,其“稀释”作用就越强,对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作用也就越大。另外,调脂药还具有减轻和消除血管表皮炎症的功效,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而这就是医生为他们开出调脂药的良苦用心所在。
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而千万不要被健康人的正常范围的参考标准迷住了自己的眼睛,因为你心脑血管里已埋上了定时炸弹,已经不是健康人了,正常范围的参考标准就不属于你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用红、橙、黄和绿四种颜色表示未来10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分别代表极高危、高危、中危、低危。不同危险程度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坏胆固醇控制目标值。
红色:即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曾经做过介入或者搭桥手术的人、有糖尿病的人。
橙色:即有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缺血性中风者、被诊断为糖尿病的人。
黄色:即患高血压、吸烟、超重、年龄超过45岁(女性超过55岁)、有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统统挂上黄牌。
绿色:即安全地带,没有上述因素的正常人群才可以简单参照化验单的正常值去判断心脑血管健康状况。
对照一下,你应该站到哪种颜色的队伍里?然后,再对照下面的表格,了解一下你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
如果真的需要服用降血脂药物,也大可不必过于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因为验血的肝、肾功能等指标会提示你的,医生也会为你考虑的。而你应从实际出发,抓住保命这个主要矛盾,先通过服药、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等方法,把血脂中的有关指标降下来,降得比健康人的正常水平要低一些,把血液调得更清洁一些,才能让危险的致命炸弹永不引爆,这才是你的智慧选择。
当然,也并非是把血脂中的胆固醇指标调降得越低越好,因为胆固醇是人体细胞生成的基础物质,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长期过低的胆固醇水平也会对身体造成许多不利影响。
我曾先后服用过舒降之和立普妥这两种调脂药,大约服用了2年多以后,随着堵塞的血管被慢慢疏通,才开始逐步减少服药量,至目前已减至每天仅服用1/4片立普妥,血脂一直调控得比较好。立普妥属于他汀类降脂药,可以作为冠心病的预防用药长期服用。至于药物的用法,我主张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和服用调脂药等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有效地维持较高的血液清洁程度,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并逐步实现逆转的唯一有效途径,也是防止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最重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