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食疗不一定是必须吃某种具有药物作用的食物,很多时候,少吃、不吃就是非常有效的食疗方法。吃错了,病从口入;吃对了,病从口出。

饮食养生治疗疾病,简称食疗。既然很多疾病是吃出来的,那么一旦得病后,靠饮食养生可以治疗疾病吗?答案是肯定的,张悟本所著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的书名就是最好的答案,其立意非常清晰,鲜亮地阐明了食疗的重要意义。我特别欣赏这个书名,因为我既需要预防疾病,也更需要治疗疾病,所以当我一看到这本书时,就立即将它买下来。我按书中所说的,也吃过几天生茄子,但说实话生涩涩的很难下咽,这说明我的智慧还是很有限的。但在张悟本事件后,你若完全否认茄子的养生功效,不承认茄子有较好的降脂功效,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促进排便清除身体毒素的作用,那你也是不够智慧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实事求是和辩证地看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多的养生知识,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养生智慧。

其实,“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句话并非张悟本的原创,而是最早见诸于著名中医武国忠所著的《黄帝内经手册》一书,与“药补不如食补”一样,都是反映传统中医饮食养生精髓思想的经典名言。

中药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就是,利用中草药的偏性,以纠正人体的偏性。同样,中医认为利用食物的偏性,也可以纠正人体的偏性。在古代中医养生中,许多著名的中医大师,例如孙思邈等就主张运用食疗的方法来治疗“消渴症”,即现今所称的糖尿病,他们的这些思想完全符合现代医学和饮食养生的科学原理。

现代西医也同样认为,治疗疾病离不开饮食养生。例如我每次住院或参加体检后,医生在出院报告和体检报告中都写有低脂饮食的建议,应该说这是我的疾病治疗方案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医生和医院并不会监督或检查我,是不是真正实行了低脂饮食。

很多患者都有一个错觉,即因为自己花钱看了病并买了药,就认为治疗疾病就是完全靠医生和药物,而对于自己日常饮食疗法的重要价值,却都给予了严重的忽视和低估。好在这种状况现已有明显改观。近几年来,中央电视台和许多地方电视台都增加了饮食养生方面的专栏节目,介绍了很多防治疾病的食疗方法,确实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我相信人们会越来越重视饮食疗法及饮食养生。

其实,无论是西医或是中医,无人不知晓“是药三分毒”,也无人不赞同“药补不如食补”。由此也可见,饮食养生不但可以治疗疾病,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治病效果甚至比药物还好,起码对身体不会产生多大的副作用。

由于长期不科学的饮食而导致的慢性代谢疾病,只有靠长期科学的饮食才能实现理想的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摄入大量脂肪和胆固醇。而如果能够严格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甚至是以“矫枉过正”的方式,牢牢把住食物的入口关卡,那么病灶就一定能够慢慢地实现逆转,取得滴水穿顽石的成效。当然,也须注意运动养生、心理养生等养生方法的有效配合,只有实行综合治理,治疗疾病的效果才能更好。

我的亲身经历已经让我深刻地体验到,吃出来的病确实可以再吃回去,饮食养生确实可以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