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重点监测胆固醇构成

为什么要重点监测胆固醇构成

这里所讲的胆固醇构成,是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

通常医院检测的血脂共有四项指标,即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什么要重点监测和分析胆固醇构成呢?

一是因为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最主要的血脂成分,就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们两者最终的综合影响结果,将很大程度地决定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所以判定血脂检测结果时,应把重点放在判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综合影响上。

二是因为总胆固醇包括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上判定方法中,如果再考虑总胆固醇就重复了。

《健康革命》一书中说到总胆固醇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可能消除的最大值为3.85mmol/L,动脉粥样硬化斑可能形成得的最小值为4.10mmol/L。”

我觉得这个结论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即血液维持一定的清洁度,就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血液达不到一定的清洁度,就可能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我认为,尽管以上所说的总胆固醇值是一个经验性数据,但也值得我们参考。当然也应注意不同的人,其胆固醇构成也是不相同的,因此所有人都用这个数据恐怕也不够十分合理。确诊冠心病后,我学习科学养生,有意识地控制血脂,5年来20多次的血液检测,我的总胆固醇值从未超过3.85mmol/L。从我的实践来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能够逐步消除,证明了以上结论中的数据,确实也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三是因为甘油三酯虽是反映血液清洁程度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但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判定起来也很方便,可以一目了然,所以单独予以关注就可以了。

当然,仅监测分析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判明血液清洁程度。因为影响血液清洁程度的还有血糖、血小板、尿酸、血黏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因此,以上判定方法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血液的清洁程度。但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角度分析,却也算是抓住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