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好不好,血液最明了
吃得好不好,血液最明了
凡是过剩的营养都是身体内的垃圾,都是慢性毒药,都会慢慢地毒害身体,使身体发生退行性病变,进而引发各种慢性代谢疾病。
前面我们讲到,“血液有多清洁,血管就有多健康,人就有多长寿。”但请大家注意,理解这句话千万不能走极端,否则就有人会抬杠说:“你说血液要清洁,那我就只喝水不吃饭菜,血液不就最清洁了吗?”实际上,以上那句话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要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营养。
据有关资料披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一位病理学家奉命对集中营遇难者验尸,结果惊人地发现,因数年监禁而死亡的囚犯,甚至包括老年人,心脑动脉血管都是洁净无瑕,他们的动脉粥样硬化脂肪沉淀物被身体吸收后全部消失。究其原因就是他们饮食中没有一点脂肪和胆固醇,因此也就没有心脑血管疾病。但是他们个个都枯瘦如柴,营养极度不良,许多脏器都已衰竭。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饮食养生一方面要保证身体获得足够营养,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营养过剩。
人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在营养学中称为营养素,可划分为七大类,即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
这七大类营养素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每一类营养素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只有充足平衡的营养素才能维持身体健康,而这就是饮食养生要承担的基本任务。
人体缺乏任何一类营养素,都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并出现身体不适,严重时就会引发各种病症。
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已有很大提高,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也发生了重大转变,许多传统的营养不良的症状已被现代的营养过剩的症状所取代,特别是在大城市,各种现代的“文明病”和“富贵病”应运而生并频频引发,已越来越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而这些疾病大都与营养过剩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随着年龄变化,人的新陈代谢能力也在变化。幼儿和青少年时期,新陈代谢能力比较旺盛。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人体代谢能力会逐步下降,到了中老年时期,人体代谢能力已明显偏低,对饮食中营养物质的消耗与年轻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长期无法消耗掉的过剩的营养成分,包括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所转化成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糖分等物质,除了储存体内会使人发胖之外,还会充斥在血液里,成为不折不扣的垃圾,慢慢地毒害着人的血管和脏器,许多代谢疾病如痛风、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和心脑血管疾病就会不期而至。
而在现实生活中,恰恰是那些中老年人往往代谢能力不强,营养摄入却明显过剩,因为他们大多事业有成,经济条件明显改善,宴会应酬十分频繁,体育锻炼大幅度减少,长此以往的结果,必然是各种代谢疾病纷至沓来。
我们一定要懂得:凡是过剩的营养都是身体内的垃圾,都是慢性毒药,都会慢慢地毒害身体,使身体发生退行性病变,进而引发各种慢性代谢疾病。经常大吃大喝、酒足饭饱、好吃懒做、久坐不动的人,是决不会安享长寿的。而“有钱难买老来瘦”和“饭后留一口,能活九十九”等民间谚语,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一定要牢记:饮食养生的重要任务是在营养供应均衡的情况下,注重保持血液的清洁。否则你就会对不起你的血管,你的血管早晚有一天会对不起你的健康与生命。
你吃得好不好,你的血液最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