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蔬菜和水果
多吃蔬菜和水果
我以前一直觉得,不吃或少吃水果和蔬菜对健康不会有啥大碍。但2009年发生在我身上的“大汗风波”,却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在炎热的夏季的一天,由于白天我运动量较大出汗较多,膝盖有些酸痛,晚间睡觉时就盖上了毛巾被,哪曾想睡着以后又引发大量出汗,第二天就发生了严重的心律不齐。住进医院2天后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有所缓解的情况下,仍测得1天早搏达4900多次。尽管医院采取了给药、输液等措施,但10多天也并未见明显好转。
出院后我在一本营养学书中发现,缺钾是诱发心律不齐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我立即找出住院时的验血报告,并与之前的历次验血结果相比较,一对照果然是身体明显缺钾,这一次不仅是我血钾含量最低的一次,而且比之前10多次的平均值还要低15%。我想,此次发生严重心律不齐,其基础原因固然与心血管狭窄的器质性病变有关系,但不能不承认大量出汗造成钾的大量流失,这是一个诱因。但非常可惜的是,医院的专家们未能指出这一点。那以后,我就十分注意在大量喝水及出汗以后,及时从蔬菜和水果中补充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而其中含钾最丰富的当属紫菜和海带,其次是土豆、香蕉、橙子和橘子。几个月后,我严重的心律不齐完全消失。
可见,一个人如果长期或严重缺乏某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
大家都知道,人体是离不开维生素C的,缺乏维生素C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还可能引发坏血病,因此我们应该多吃一点儿蔬菜和水果。但是,老虎、狮子和豹一类食肉动物并不吃蔬菜和水果,难道它们就不需要维生素C了吗?其实它们更需要,因为它们经常为了争食而拼死打斗,患坏血病的几率更大,那它们的维生素C从何而来呢?其实大自然早就安排好了,让它们自身能够合成维生素C,而我们人类的世代祖先每天都吃野菜,野果,坚果和植物根茎等,其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因此就消除了人类自身合成维生素C的功能。你看大自然是多么的公平与公正。
这个有趣的自然现象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养生一定要顺其自然,万不可逆天意。人类若忘记自己的一脉渊源,大量吃肉却很少吃蔬菜和水果,就必然会遭到惩罚。
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其他多种维生素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这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但因为人体不能自身合成,而且大多数维生素是水溶性的,即当天用不完的都会随尿液和汗液排出体外,所以应当每天都吃蔬菜和水果。
大多数维生素和矿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能,特别是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抗氧化功能更强一些,可以有效消减自由基的危害,延缓人的衰老,还能避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氧化,从而有效保护心脑血管。
维生素还具有参与人体代谢,促进细胞生长发育等重要功能,对提高人体免疫能力,预防各种疾病以及抗精神压力,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蔬菜和水果还含有丰富的酶,尤其是新鲜的水果酶的含量更高,可以强化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并可减轻胰腺的负担。
膳食纤维能够加强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也有很好地降低胆固醇和排泄毒素的功效,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及肠癌等疾病。
膳食纤维对肠胃中的其他食物,还有一定的黏性和附着性,因此可以延缓消化时间,使葡萄糖较缓慢地进入血液,胰岛素的分泌也就缓慢地进行,这样可使胰腺负担减轻。所以,吃饭时先吃和多吃一些蔬菜,不失为降低血糖和保护胰腺的好方法。膳食纤维在胃肠中还能吸收水分而膨胀,可减轻人的饥饿感,也有利于减肥或保持体重。
2010年,中央电视台调查采访广西某长寿村时,发现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与周围其他的村子并无二致,只是饮用的河水呈弱碱性,于是认为这可能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绝大多数蔬菜和水果都是碱性或弱碱性的,常吃蔬菜和水果,对中和血液的酸性程度,具有较好的效果。
根据以上简要分析,已经不难看出,养成常吃蔬菜和水果的良好习惯,具有非常的必要性。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低估每天都吃蔬菜和水果的养生功效。
吃水果的最佳时间为两餐之间。我通常是在上午十点半和下午四点半前后各吃一次水果,有时晚上九点半再少量吃点水果。这样可以防止低血糖现象,也可以避免出现过分饥饿的感觉,从而防止大量进食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