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例题解析
例7-1 从构件中取出的微元受力如图7-6所示,其中AC为自由表面(无外力作用)。试求σx和τxy。
解:
联立方程解得 σx=-33.3MPa
τxy=-τyx=-57.7MPa
例7-2 已知应力状态如图7-7所示(应力单位为MPa),试用解析法计算图中指定截面的正应力和切应力。
图7-6 例7-1图
解:a)由题图所示应力状态可知
σx=30MPa,σy=10MPa,τxy=-20MPa,α=45°
将上列数据代入平面应力状态斜截面应力公式,得指定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为
图7-7 例7-2图
b)由题图所示应力状态可知
σx=-30MPa,σy=10MPa,τxy=20MPa,α=22.5°
由此可得指定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为
c)由题图所示应力状态可知
σx=10MPa,σy=-20MPa,τx=15MPa,α=-60°
由此可得指定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为
例7-3 试确定图7-8所示应力状态中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切应力。图中应力的单位为MPa。
图7-8 例7-3图
解:
例7-4 图7-9所示矩形板,承受正应力σx与σy作用,试求板厚的改变量Δδ与板件的体积改变量ΔV。已知板件厚度δ=10mm,宽度b=800mm,高度h=600mm,正应力σx=80MPa,σy=-40MPa,材料为铝,弹性模量E=70GPa,泊松比μ=0.33。
解:此为平面应力状态问题。设板厚度方向的正应力为εz,则有
板厚的改变量为
图7-9 例7-4图
体应变为
由此可得该板件的体积改变量为
图7-10 例7-5图
例7-5 从某铸铁构件内的危险点处取出的单元体,各面上的应力分量如图7-10所示。已知铸铁材料的泊松比μ=0.25,许用拉应力[σt]=30MPa,许用压应力[σc]=90MPa。试按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校核其强度。
解:主应力
按第一强度理论:σr1=σ1<[σt],安全;
按第二强度理论:σr2=σ1-μ(σ2+σ3)=[24.3-0.25×(0-9.27)]MPa<[σt],安全。
图7-11 例7-6图
例7-6 某厚壁筒横截面如图7-11所示。在危险点处,σt=500MPa,σr=-350MPa,第三个主应力垂直于图面是拉应力,且其数值为420MPa。试按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计算其相当应力。
解:(1)危险点处的主应力为
σ1=500MPa,σ2=420MPa,σ3=-350MPa
(2)按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其相当应力为
σr3=σ1-σ3=500MPa+350MPa=850MPa
(3)按第四强度理论计算其相当应力为
例7-7 图7-12所示悬臂梁,承受载荷F=20kN作用,试绘微体A,B与C的应力图,并确定一应力的大小及方位。
图7-12 例7-7图
解:由题图可知,指定截面的剪力、弯矩分别为
FS=F=20kN,|M|=Fa=20kN×1m=20kN·m
微体A,B和C的应力图依次如图7-13a、b和c所示。
对于应力图7-13a,其正应力
图 7-13
由此可知,主应力为
σ1=60MPa,σ2=σ3=0
σ1的方位角为
α0=0
对于应力图7-13b,其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为
极值应力为
由此可知,主应力为
σ1=30.2MPa,σ2=0,σ3=-0.1678MPa
由
得σ1的方位角为
α0=-4.27°
对于应力图7-13c,其切应力为
由此得各主应力依次为
σ1=3MPa,σ2=0,σ3=-3MPa
σ1的方位角为
α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