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例题解析
例9-1 图9-2所示两桁架中各杆的材料和截面均相同,设F1和F2分别为这两个桁架稳定的最大载荷,试比较F1和F2的大小。
解:图9-2a中,AD杆受压,由
解得
图9-2b中,AB杆受压,由
解得
所以F2>F1
图9-2 例9-1图
例9-2 如图9-3所示,长方形截面细长压杆,b/h=1/2;如果将b改为h后仍为细长杆,临界力Fcr是原来的多少倍?
解:
例9-3 圆截面的细长压杆,材料、杆长和杆端约束保持不变,若将压杆的直径缩小为原来的1/2,则其临界力为原压杆的多少倍?若将压杆的横截面改变为面积相同的正方形截面,则其临界力为原压杆的多少倍?
图9-3 例9-2图
解:
故临界力为原压杆的。
故临界力为原压杆的。
例9-4 五根直径都为d的细长圆杆铰接构成平面正方形杆系ABCD,如果各杆材料相同,弹性模量为E。求图9-4a、b所示两种载荷作用下杆系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解:a)杆BD受压,其余杆受拉。
BD杆的临界压力为
故杆系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
b)杆BD受拉,其余杆受压。
图9-4 例9-4图
四根受压杆的临界压力为
故杆系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
例9-5 图9-5所示结构中,1,2两杆截面和材料相同,均为细长压杆。确定使载荷F为最大值时的θ角(设0<θ<π/2)。
图9-5 例9-5图
解:由静力平衡条件可解得两杆的压力分别为
F1=Fcosθ,F2=Fsinθ
两杆的临界压力分别为
要使F最大,只有F1,F2达到临界压力,即
将式(2)除以式(1),得
由此得
θ=arctan(cot2β)
例9-6 松木制成的受压柱,矩形横截面为b×h=100mm×180mm,弹性模量E=10GPa,λp=110,杆长l=7m。在xz平面内失稳时(绕y轴转动),杆端约束为两端固定(图9-6a),在xy平面内失稳时(绕z轴转动),杆端约束为两端铰支(图9-6b)。求木柱的临界应力和临界力。
图9-6 例9-6图
解:(1)在xz(最小刚度)平面内的临界应力和临界力。
此时μy=0.5,横截面对y轴的惯性半径为
在此平面内,
符合欧拉公式的适用条件。临界应力为
临界力为
Fcr=σcrA=(6.72×100×180×10-3)kN=121kN
(2)在xy(最大刚度)平面内的临界应力和临界力。
此时μy=1.0,横截面对z轴的惯性半径为
在此平面内,
符合欧拉公式的适用条件。临界应力为
临界力为
Fcr=σcrA=(5.44×100×180×10-3)kN=97.9kN
例9-7 图9-7a所示结构中,分布载荷q=20kN/m。梁的截面为矩形,b=90mm,h=130mm。立柱的截面为圆形,直径d=80mm。梁和柱均为Q235钢,[σ]=160MPa,E=206GPa,σp=200MPa,稳定安全因数nst=3。试校核结构的安全。
图9-7 例9-7图
解:(1)校核梁的强度。
根据图9-7b所示,由ΣMA=0得
FB =62.5kN
作梁的弯矩图,如图9-7c所示,则由图可知
Mmax =35.2kN·m
梁的最大弯曲正应力为
所以梁的强度足够。
(2)立柱的稳定性校核。
立柱的轴向压力为F=FB=62.5kN,柱两端铰支,则
λ>λp,故BC杆是大柔度杆。从而有
稳定校核
柱的稳定性足够,所以结构安全。
例9-8 图9-8所示工字钢直杆在温度t1=20℃时安装,此时杆不受力,已知杆长l=6m,材料为Q235钢,E=200GPa。试问当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杆将失稳?(材料的线胀系数α=12.5×10-6K-1)。
图9-8 例9-8图
解:(1)确定工字钢的柔度。
工字钢的两端固定,则
μ=0.5
查型钢表得NO.20a工字钢的惯性半径为
此工字钢杆属细长杆。则
(2)当温度升高Δt℃时,杆中应力为
σt=αEΔt≤σcr,即
故
例9-9 如图9-9a所示托架中的AB杆为圆截面直杆,直径d=40mm,长度l=800mm,其两端可视为A3钢,试求:(1)AB杆的临界载荷Fcr;(2)若已知工作载荷F=70kN,AB杆规定的稳定安全因数nst=2,问此托架是否安全?
解:(1)计算压杆柔度,判断压杆类型。
圆截面的惯性半径为
压杆两端铰支,则
图9-9 例9-9图
λs<λ<λp,故AB杆为中柔度杆,所以临界力为
(2)取杆CBD为研究对象,如图9-9b所示由ΣMC=0,有
(300mm+600mm)F-FNABsinα×600mm=0
因为
所以
由上可知:AB杆稳定性不够,故此托架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