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例题解析
例12-1 计算图12-1所示梁或结构内的应变能。略去剪切的影响,EI为已知。对于只受拉伸(或压缩)的杆件,考虑拉伸(压缩)时的应变能。
解:a)梁的弯矩方程为
图12-1 例12-1图
利用对称性,得梁的弯曲应变能为
b)梁的弯矩方程为
梁的应变能为
c)刚架的弯矩方程为
刚架的应变能为
d)结构中梁的弯矩方程为
拉杆的轴力为
结构的应变能等于梁的弯曲应变能与拉杆的拉伸应变能的和,即
例12-2 试求图12-2所示受扭圆轴内的应变能(d2=1.5d1)。
解:应变能为
图12-2 例12-2图
其中,
因此
例12-3 应用能量法计算图12-3a所示梁中点的转角。
解:(1)外力分析,如图12-3b所示。
(2)内力分析,有
(3)应变能和外力功计算,即
图12-3 例12-3图
(4)应用能量法计算转角,由
W=Vε
得
例12-4 试用卡氏定理求图12-4所示各刚架截面A的位移和截面A,B的转角。略去剪力FS和轴力FN的影响,EI为已知。
图12-4 例12-4图
解:12-4a:
(1)求截面A的水平位移ΔHA。
截面A处添加一水平集中载荷F,如图12-5a所示,刚架的应变能为
(2)求截面A的转角θA。
截面A处添加一集中力偶矩MA,如图12-5b所示,刚架的应变能为
(3)求截面B的转角θB。
截面B处添加力偶矩MB,如图12-5c所示,则刚架的应变能为
图 12-5
图12-4b:
(1)求截面A的铅垂位移ΔVA。
截面A处添加一铅垂集中力F(图12-6a),刚架的应变能为
(2)求截面A的水平位移ΔHA。
截面A处添加一水平集中力F(图12-6b),刚架的应变能为
(3)求截面A的转角θA。
在截面A处添加一集中力偶MA(图12-6c),刚架的应变能为
图 12-6
(4)求截面B的转角θB。
截面B处添加一集中力偶MB(图12-6d),刚架的应变能为
图12-4c:
(1)截面A处的铅垂位移ΔVA。
令作用于A处的集中力F=F1,如图12-7a所示,则刚架的应变能为
(2)求截面A处的水平位移ΔHA。
令作用于截面B处的集中力F=F2,如图12-7b所示,则刚架的应变能为
(3)求截面A的转角θA。
在截面A处添加一力偶矩MA,如图12-7c所示,则刚架的应变能为
(4)求截面B的转角θB。
在截面B处添加一力偶矩MB,如图12-7d所示,则刚架的应变能为
图12-4d:
(1)求截面A处的水平位移ΔHA。
受力分析如图12-8a所示,则刚架的应变能为
图 12-7
图 12-8
(2)求截面A的转角θA。
在截面A处添加一力偶矩MA,如图12-8b所示,则刚架的应变能为
(3)求截面B的转角θB。
因为刚架的AB段未承受横向力,所以AB段未发生弯曲变形,转角θB等于转角θA。
例12-5 已知图12-9a所示刚架各部分抗弯刚度均为EI,用单位载荷法计算B点水平位移、C点铅垂位移和C点转角。不计轴力对刚架变形的影响。
图12-9 例12-5图
解:(1)写出各段弯矩方程。
在AD段,以A为原点,则
在DE段,以D为原点,则
在CB段,以C为原点,则
M(x)=-Fx
在BE段,以B为原点,则
(2)计算B点水平位移ΔB。
在B点加水平单位力,如图12-9b所示,则各段的为
在AD段,以A为原点,则
在DE段,以D为原点,则
在CB段,以C为原点,则
在BE段,以B为原点,则
应用单位载荷法公式,得
其中,负号表示真实位移与所加单位力方向相反,即实际位移方向向左。
(3)计算C点铅垂位移ΔC。
在截面C加铅垂单位力,如图12-9c所示,则各段的为
在AD段,以A为原点,则
在DE段,以D为原点,则
在CB段,以C为原点,则
在BE段,以B为原点,则
由此得
(4)计算C点转角θC。
在C截面加单位力偶,如图12-9d所示,则各段的为
在AD段,以A为原点,则
在DE段,以D为原点,则
在CB段,以C为原点,则
在BE段,以B为原点,则
由此可得
例12-6 用单位载荷法求图12-10a所示曲杆A,B两点间的相对位移ΔAB。忽略轴力及剪力对曲杆变形的影响。
图12-10 例12-6图
解:(1)列弯矩方程。
在AD段,以A为x轴的坐标原点,则
M(x)=Fx
在DC段,取极坐标如图12-10a所示,则
(2)计算A,B两点间的相对位移ΔAB。
在A,B两点加单位力,如图12-10b所示则为
AD段:
DC段:
于是得
例12-7 图12-11a所示为一水平放置的四分之一小曲率圆弧形曲杆。试计算在铅垂方向力F作用下,自由端B的铅垂位移。杆的EI和GIp均为已知。(不计剪力影响)
图12-11 例12-7图
解:(1)写出弯矩方程和扭矩方程。
取图12-11b所示极坐标系,则有
弯矩方程
扭矩方程
(2)计算B端铅垂位移。
在B处铅垂方向加单位力,如图12-11c所示,则
例12-8 如图12-12所示长为l、直径为d的圆杆受一对横向压力F作用,求此杆长度的伸长量。已知E和μ。
解:由位移互等定理知:杆①的伸长量等于杆②直径的减少量。
例12-9 已知简支梁在均布载荷q作用下,梁的中点挠度(图12-13b)。求梁在中点集中力F作用下(图12-13a),梁的挠曲线与梁变形前的轴线所围成的面积ω。
解:根据功的互等定理,有
图12-12 例12-8图
图12-13 例12-9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