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懂事还不懂事,将长大还没长大”的成长期

“将懂事还不懂事,将长大还没长大”的成长期

七八岁的年纪,其实是一个孩子“将懂事还不懂事,将长大还没长大”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最突出的行为特征是独立意识显著增强,力求摆脱父母的管教,摆脱对父母长久而浓郁的依恋。所以,你会看到七八岁的孩子,几乎总是在拒绝、抗拒父母。比如,做一件事时即便屡次失败,也不愿意接受父母的帮忙;父母说什么,他不太愿意听,甚至父母说东,他偏要向西,就是想证明自己的选择没错。

8岁的君君是个非常独立的男孩,他向往自己可以“随便瞎逛逛”,而不被妈妈盯得太紧。比如,周末他会跟同伴在外面玩上好几个小时,而不明确告诉妈妈他在哪里玩,玩什么。他只会在出门时告诉妈妈:“我去同学家玩了!”如果妈妈问他:“你去哪个同学家玩?玩什么啊?”他就会把嘴巴一撇,说:“管我去哪个同学家玩!”

春节收到的压岁钱,君君以往都会自觉地交给妈妈,或者当妈妈提出来帮他保管,他会很配合地交出来。但是8岁这一年,他拒绝上交压岁钱。妈妈说:“我只是帮你保管,你需要的时候,我会给你的。”他却说:“我自己可以保管,我不会乱花钱的。”可是没几天,他就买了一个玩具遥控汽车,还不愿意告诉妈妈花了多少钱。

当然,君君也有依赖妈妈的时候。比如,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想买一个电话手表,但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你能带我去买吗?”妈妈感到很意外,笑着问他:“你买玩具车都自己做主了,买个电话手表干吗要我带你去呢?”

君君说:“电话手表要两百多块钱呢,我怕买贵了!你带我去嘛,有了电话手表,我就可以随时给你打电话了,你找不到我的时候,也可以给我打电话!”听了君君的解释,妈妈算是明白了,原来儿子并没有完全长大,还是需要自己的。

正如君君一样,七八岁的孩子虽然已经非常独立了,但在内心里对妈妈还是有一定的依赖性的,尤其是当他碰到了不懂的事情,或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还是会向妈妈求助的。这就是七八岁孩子“将长大还没长大”的表现。

对于“将懂事还没懂事,将长大还没长大”的七八岁孩子,妈妈在教育时不妨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尊重孩子的意愿,多给孩子一点自由

七八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第二个叛逆期,当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想按自己的思维行事时,如果你强行干预,很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孩子和你对着干。比如,孩子想出去玩,想和同伴玩自己喜欢玩的游戏,而你在他出门时问东问西,甚至没问清楚就不让他走,他很可能非常生气。反之,如果你在确定孩子不会玩危险的游戏之后,尊重他的意愿,顺其自然,并提醒他什么时间之前应该回家,他可能会很配合,高高兴兴地出门,开开心心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家。

2.包容孩子的过错,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七八岁的年龄段,是孩子创造力、好奇心强烈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喜欢鼓捣感兴趣的东西。在生活中,他们还会犯很多在家长看来不可理解的错误。对于这样的错误,家长应该学会包容,适时地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赏识。

比如,做一件事情,孩子屡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你在一旁特别想给点儿建议,或伸出援手,可孩子并没有求助的意思。这个时候,你最好让孩子继续去摸索、尝试,千万不可一厢情愿地提建议、帮忙,免得忙没帮上,还惹得孩子不高兴。等到他需要你的时候,自然会向你求助。这个时候你的帮助,才能给孩子雪中送炭的感觉,你才能赢得孩子的信服。

3.珍惜孩子的依赖,多给孩子一些引导

七八岁的孩子热切地期盼自己能够完全独立,可他们的能力、心智等还不能完全支持他们真正独立,因此,在生活中,他们仍会有依赖父母的时候。作为妈妈,切不可在孩子依赖你、向你求助的时候,说一些气话:“你不是很厉害吗?你不是不让我帮忙吗?怎么还让我帮忙?”这样的话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破坏良好的亲子关系。

明智的做法是,珍惜孩子的依赖。要知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越来越独立,对父母的依赖会越来越少。因此,妈妈应该理解孩子的独立意识,同时也要尊重孩子“还未长大”这一现实,珍惜并接纳孩子的求助,给孩子有效的引导,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