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和包容才是应对叛逆孩子的良方
除了青春期的大逆反,孩子什么时候最“虎”?大概就是七八岁的时候了。不单初生牛犊不怕虎,战斗力还异常强大,屡败屡战,满血复活。言行举止还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开始要求和家长“平等对话”。
球球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他性格活泼开朗,好奇心强,对于大人的教诲,他总是嬉皮笑脸地顶嘴,姥姥说他到了“讨狗嫌”的年纪。除了爱顶嘴、不听话之外,球球还喜欢拖拉,做什么都慢条斯理。比如,早上闹钟响了,他迟迟不起床,每天妈妈都要多次催促。再比如,你跟他说话,他半天不搭理你。又比如,写作业的时候,一会儿玩笔,一会儿画画,一会儿偷看电视,一会儿又起身找东西吃。你指出他的问题,批评教育他,他却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
七八岁的年纪,孩子自我意识日渐增强,对父母说的话不再言听计从,他有自己的想法,渴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有时候为了彰显与众不同,甚至会刻意与大人作对。比如大人让他吃饭,他偏要去玩;让他好好坐着,他就会变本加厉地在椅子上摇摇晃晃……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孩子在告诉你:“我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身为妈妈,既要认识到孩子渴望独立的心理,也要认识到这个阶段孩子能力尚且不足,容易犯错误、做错事,给大人惹麻烦。对于孩子的叛逆行为,妈妈应做到理解和包容,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1.做孩子的朋友,敞开心扉去倾听
在面对叛逆的孩子时,妈妈往往容易怒火中烧、急火攻心,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立马教训孩子。可粗暴和强制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如果能先控制住情绪,坐下来耐心地听听孩子的想法,并尝试理解孩子的行为,也许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不可理喻。
有些妈妈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习惯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明智的做法是,尽量避免命令孩子,要真正放下身段,和孩子成为朋友。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对你敞开心扉,你也才能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与孩子有关的事,比如报兴趣班,带他出游,不妨先问问他的想法,和他商量着来。例如:“你觉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那我们一起讨论好不好?”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同时他也获得了表达自己的机会。当孩子愿意和你商量时,他的叛逆也就无从而来了。
2.肯定孩子的进步,包容孩子的错
渴望获得肯定是人的天性,孩子不管是出于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还是精力过剩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无非都是想得到父母的关注与肯定。因此,妈妈要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多给孩子一些肯定。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表扬。这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帮孩子更好地走向独立。
与此同时,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妈妈应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说教,多一点引导。要认识到,错误是孩子进步的重要契机。孩子犯错之后,妈妈最应该做的不是批评孩子,而是帮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让孩子不断进步。如果每一次犯错都能让孩子进步一点,那错误不就是孩子进步的阶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