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能严厉也不能娇纵,那该怎么办
经常听到妈妈感慨:教育孩子真难啊,对孩子太严厉吧,怕孩子太压抑、太顺从,没了自己的个性,也怕孩子叛逆;对孩子太宽松吧,又怕孩子太娇纵、太任性、不听话,以至于养成不良习惯。
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寒冷的冬天,孩子应该吃热乎乎的早餐。可是,萍萍有自己的想法,她看了看妈妈盛好的白粥,一脸不屑地说:“不好吃!我不想吃。”
于是,妈妈开始说服她:“吃了这热乎乎的白粥,你全身都暖和了,你肚子饱饱的,上课才有精神!”可是萍萍不为所动。
接着,妈妈试图给萍萍上一课,让她学会懂得珍惜生活。“萍萍,你知道吗?非洲很多小朋友都没有吃的,我们每天早上能吃热腾腾的白粥和香喷喷的包子,已经非常幸福了。”可是萍萍依然不为所动,还说:“那你把白粥送给他们吃吧!”
这时妈妈忍无可忍了,对萍萍吼了几句,威胁道:“如果你不吃,就别去上学了。”
哪料到萍萍是个“不吃硬”的家伙,她居然说:“不去就不去,我还不稀罕上学呢!”
此话一出,妈妈的巴掌就打到她的脸上……
严厉管教孩子的问题在于,会使孩子在专制中忍受屈辱,孩子感受不到爱,感受不到温暖,经常害怕因犯错而受到惩罚。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缺乏主见和独立性,甚至产生仇恨心理。虽然严厉管教能暂时中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但孩子的不良行为不久后还会再次出现,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再看看娇纵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在一个娇纵型的家庭里,孩子习惯了被大人当成“宝贝”,他会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享受大家围着他转的感觉。同时,他也知道如何操纵大人,有时候会故意“使坏”,让大人因他处于混乱的状态。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无法服从外界的权威和领导。
娇纵型家庭通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妈妈询问孩子的需求:宝贝儿,晚上想吃什么菜?妈妈给你做!
妈妈努力地满足孩子:因为儿子想吃冬笋炒腊肉,妈妈找遍各大超市,购买原材料,花一个休息日,也要做出孩子满意的口味。
妈妈被孩子操纵:可是,儿子突然不想吃冬笋炒肉,想吃红烧肉,妈妈马上去超市买肉,给儿子做红烧肉。
继续被孩子操纵:儿子看到动画片里有胡萝卜炒肉,突然改变主意,要求妈妈给他做胡萝卜炒肉。家里只有肉,没有胡萝卜,妈妈不得不赶紧去菜市场买胡萝卜。
看到妈妈忙得团团转,孩子却没有丝毫内疚,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场景。
通过这些画面,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娇纵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变得任性、蛮横、不讲理,为什么娇纵中长大的孩子特别自我、缺少毅力、贪图享乐。
既然对孩子严厉不好,对孩子娇纵也不好,那么妈妈到底该怎么办?如何在严厉和娇纵之间找准平衡点?其实,有一种教育方法就能帮我们在严厉和娇纵之间找到平衡点,那就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又不娇纵孩子的教育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既给孩子自由,又给孩子规矩。在自由和规矩中,孩子慢慢学会自我控制,并锻炼出各种生活能力。
1.和善与坚定并存
有些妈妈认为,和善与坚定是两个非此即彼的概念。但实际上,两者并不矛盾,而是有机统一的。如果把和善比作呼气,那么坚定就是吸气。一呼一吸之间,生命才得以延续。同样,和善与坚定并存,正面管教才得以落实。
你可以把“和善”理解为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让步,这样就可以抵消过于坚定所造成的问题,比如,对待孩子叛逆、抗拒、自尊心受伤害等问题时尽量和善。你可以把“坚定”理解为原则面前的零容忍,这样就可以抵消过于和善所造成的问题,比如,对待孩子娇纵、操纵父母、任性、不讲理、没有规矩等等问题时采取坚定原则。通过把握这两个原则,妈妈可以对孩子实现有效的正面管教。
在实施正面管教的过程中,妈妈要用到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比如下面这些表达方式:
(1)别着急,等一会儿就轮到你了。
(2)我知道你可以换一种尊重人的说法。
(3)我在乎你的感受,我会等到你也尊重我时,再和你沟通。
(4)我知道你可以想出更好的办法。
(5)这件事我们等一会儿再谈,现在该吃饭了。
(6)现在我们要离开超市,明天再来(比如,当孩子在超市撒泼打滚时)。
2.学会积极的暂停
当孩子以各种方式闹脾气、抗拒你时,你可以叫一个“暂停”,即不劝说、不解释、不打骂,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无法威胁和影响你。等孩子闹够了、吵累了,平静下来时,你可以对他说:“宝贝,我知道你不开心,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我不能接受你刚才撒泼打滚的做法。以后当你不尊重我时,我会暂时走开。当你尊重我时,我很乐意和你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这就是积极的暂停,以及暂停后要跟孩子表达的观点和立场。
积极的暂停是化解孩子无理取闹非常有效的方法。当亲子之间发生冲突时,适时的暂停可以避免冲突升级,避免父母情绪失控,避免孩子的无理取闹得逞。积极的暂停不仅能让孩子快速平静下来,还能让孩子和你在亲密和信任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3.给孩子一些选择权
运用正面管教时,妈妈应尊重孩子的选择权,给孩子一定的选择空间。比如,当你陪孩子购买食品或服装时,你可以尊重孩子的想法,问孩子想买什么零食,喜欢什么款式和颜色的衣服。当你想给孩子报兴趣班时,要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
家里的事情,你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和想法。比如,家具怎么摆放,纸盒子怎么处理,家庭出游计划放在什么时间段等等,都可以让孩子参与到讨论中来。有了尊重和平等的协商,孩子的叛逆就无从萌发。而且孩子也能学会像你那样,在有需要的时候和大人商量,而不是用无理取闹的方式要求。这样的孩子就是懂规矩、明事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