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顽劣,能把你气到发疯
相信大家在面对七八岁的孩子时,都会感到非常头疼。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劣不堪,能把你气到发疯。好言好语地教育孩子,孩子左耳进右耳出;骂孩子、打孩子,也只能让孩子消停一会儿。因此,很多家长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时,往往叫苦不迭。请看下面这位妈妈的教子故事:
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妈妈跟七岁半的儿子林林说好了,每天看电视有时间限制。可是当林林看得兴高采烈时妈妈若提醒他关电视,那可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他会大哭大闹,跟妈妈耍赖。
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林林喜欢偷偷在凳子上刻字、涂鸦,被发现后尽管会被妈妈臭骂一顿,可他好像一点儿都不在意,反倒显得挺高兴。
妈妈说了不能踩水坑,林林就偏去踩踩试试,踩了之后还觉得挺过瘾,任妈妈怎么说都没用。
林林喜欢翻东西,还称自己是消防队员,可以把搁在高处的物品全部“救”下来。他还喜欢乱翻抽屉,把他觉得新奇的东西拿出来玩。
更让妈妈讨厌的是,林林还有说坏话的毛病。比如,妈妈惹他不高兴了,他就会学着动画片里人物的口气反反复复地说妈妈是“大怪兽”,直到说得妈妈烦躁为止。
也许是受某动画片的影响,林林对打斗也挺感兴趣,动不动就挥舞着小拳头打人,嘴里还来一句:“我要给你点颜色看看……你往哪里跑?”
爸爸妈妈知道,孩子的言行没有规矩和制约是不行的。面对林林的顽劣不堪的言行,他们唯一可用的办法就是惩罚。妈妈喜欢打林林手心,或用竹竿子打屁股,或让林林面壁思过。由于这些惩罚都是来真的,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因此,每当妈妈提醒林林要受惩罚时,他往往会识相地听话。可这些办法治标不治本,惩罚之后,没一会儿林林就“好了伤疤忘了疼”,故态复萌。
七八岁的孩子,尤其是男孩,精力十分旺盛,加之这一阶段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驱使,他们非常喜欢做一些在大人眼里低级无聊的事情。比如,与同伴追逐打闹,无缘由地踢来踹去,或在你身上拍拍打打,或者发明一些无聊的游戏。总之,他们一刻也消停不下来,脑子里时刻都在想破坏性的事情,好像只有这样他们才开心。
其实,七八岁的孩子前所未有地顽劣不堪,喜欢做调皮捣蛋的事情,是这一阶段特有的行为表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了解事物的性质和自身的能力,他们会变得更聪明。同时,他们会因不当的行为受到惩罚,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对于孩子顽劣不堪的行为,妈妈不必着急上火,先了解原因,再对症下药,才是正确的教育之道。
一般来说,七八岁孩子顽劣不堪、调皮捣蛋,原因有以下几种:
原因1:好奇心和创造力引发的捣蛋行为
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很多事物都是充满神奇色彩的。他们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创造力的诱导下,自发地尝试很多事情,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大人们越不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越是想做,结果往往被大人视为“捣蛋”。
对策:
对于因好奇心和创造力引发的捣蛋行为,妈妈应该用积极的眼光来看待。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良好动机,而不要过于计较物质上的一些损失,更不要斥责或打骂孩子,以免扼杀孩子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同时,妈妈可以抓住时机,予以引导,比如,给孩子准备沙子,让孩子尽兴地玩,感受玩沙子的乐趣。对于贵重的物品,如果不希望成为孩子探索和尝试的道具,最好藏起来,别让孩子轻易发现。
原因2:想引起大人关注的故意捣蛋
有些七八岁的孩子表现欲强烈,渴望引起父母或周围大人的关注。比如,父母各忙各的,不陪他玩,他可能就会做一些捣蛋的事情,吸引父母的关注。比如,家里来客人了,孩子可能会大喊大叫,在沙发上蹦蹦跳跳,以此吸引客人的关注。
对策:
对于想引起大人关注的故意捣蛋,建议妈妈平时多给孩子一些关注,主动和孩子聊聊自己的见闻,倾听孩子的所思所想。相信孩子有了妈妈的关注,感受到了妈妈的陪伴和关爱,就不会刻意通过捣蛋来吸引大人的注意了。另外,当孩子在客人面前捣蛋时,妈妈不要当众批评、指责孩子,而要用积极的言语引导孩子,比如,对孩子说:“妈妈希望你安静一点,你能做到吗?等一会儿妈妈再陪你可以吗?”通过引导和商量,让孩子调整自己的行为。
原因3:因精力过剩造成的捣蛋
有些孩子精力过剩,喜欢在家里的沙发上上蹿下跳,大喊大叫,而如果孩子在外面玩累了,回到家里则会表现得安静很多。那么,根据这种情况,就可以判断出孩子的捣蛋、顽劣是因为精力过剩造成的。
对策:
对于因精力过剩造成的捣蛋,妈妈不应该粗暴地批评孩子。最好的办法是和孩子一起疯,如果担心家里被弄得乱七八糟,可以去外面疯。比如,去游乐场、运动场,和孩子玩各种娱乐设施,陪孩子一起运动,让孩子旺盛的精力得到积极的消耗。节假日,还可以带孩子走进大自然,陪孩子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给孩子创造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的机会。
原因4:因宣泄负面情绪引发的捣蛋
七八岁的年龄段,孩子的情绪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阶段,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不再是简单的哭闹,而会变得更多样化。比如,生闷气、关起门来不说话,或故意不配合父母,与父母对着干,这些属于较为温和的方式。还有暴风骤雨式的情绪宣泄,比如,摔东西、用力地关门,甚至打人。
对策:
对于因宣泄负面情绪引发的捣蛋,妈妈最好严肃地指出孩子的问题,然后找到引发孩子负面情绪的原因,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然后再引导孩子应如何调整情绪、调整心理。这对孩子情商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