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妈妈更容易让孩子获得安全感

高情商妈妈更容易让孩子获得安全感

每个妈妈都希望孩子拥有高情商,可高情商的基础是什么呢?答案是“安全感”。所谓安全感,指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有一种稳定的不害怕的感觉。安全感是一个生态环境的体验,是一种纯粹的体会和感受,而不是一个可量化的东西。当一个孩子拥有充分的安全感时,他就会表现得自信、乐观、开朗;反之,当一个孩子缺少安全感时,他会变得自卑、消极、郁郁寡欢。

生活中,为什么有些孩子不敢当众说话?为什么有些孩子不能安静地待着?为什么有些孩子晚上会莫名其妙地失眠?为什么有些孩子总是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为什么有些孩子特别害怕犯错?……其实,这些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那么,孩子的安全感到底是谁给的呢?是一个高情商的妈妈。高情商的妈妈会是什么样的?或者说,在教育孩子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案例:

一天,刘洁的儿子放学回来,很自觉地开始写作业。只见儿子从书包里掏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作业本,其中一个作业本上的姓名并不是儿子的名字。就在刘洁发现这个情况的同时,儿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略显紧张地将那个作业本塞进书包,然后故作镇定地写作业。

刘洁马上意识到儿子的不对劲,但她没有追问儿子。晚上睡觉前,她来到儿子房间,问儿子:“你今天做作业时,妈妈看见你有两个一样的作业本,这是怎么回事?”儿子见隐瞒不了,就老实交代了。

原来,同学让儿子帮忙写作业,一次给他10元钱作为报酬。得知这一情况后,刘洁并没有批评儿子,只是温和地提醒道:“帮助同学是应该的,但要分清什么事情,帮人家写作业,看似帮助了他,其实是害了他,他会因此失去自主学习的机会,妈妈希望你不要这样做!”

儿子很懂事地点点头:“我知道了,我明天就把钱还给他,以后我再也不会帮同学写作业了。”

在家庭教育中,情商高的妈妈能够读懂孩子的内心,意识到孩子的需要,给孩子最恰当的满足。比如,当她意识到孩子可能说谎时,不会咄咄逼人地询问,而是巧妙地引导孩子说真话;当她发现孩子做坏事时,不会气势汹汹地训斥,而是温和地教导;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她会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让孩子在她的怀里释放悲伤。

高情商的妈妈,总会给孩子最贴心的关怀,最需要的指引,总能让孩子在快乐中接受教育,获得成长。即使孩子遭遇了不如意,高情商的妈妈也能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快速消散。因此,高情商的妈妈更容易让孩子获得健康的身心,获得十足的安全感。

具体来说,高情商的妈妈在给予孩子安全感方面,通常会注重以下几点:

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

孩子的安全感来源于他的成长经历,特别是家庭环境中给予他的感觉和感受。如果家庭氛围是愉悦、温暖和充满爱的,那孩子就有强烈的安全感。高情商的妈妈深知这一点,她们不仅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保持温和的态度,还会努力经营夫妻感情,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对待孩子时,高情商的妈妈会尽量保持平和,尽量不呵斥、打骂孩子,使孩子充分感受到爱的力量。

有些家庭,夫妻关系不和谐、经常吵架,而有些离异家庭,家庭气氛更是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很容易产生种种不安的情绪。他会觉得父母吵架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好,或觉得父母随时可能抛弃自己,因而会自卑、焦虑。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内心会很压抑,时间长了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妈妈与其教育孩子内心强大,不如多花点心思,先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先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2.不拿孩子的短处跟别人孩子的长处做比较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优秀,为此,很多父母经常拿自己孩子的短处跟别人孩子的长处做比较。“你看隔壁的涛涛多聪明,考试门门90多分!”“你看妞妞多才多艺,会唱歌、会跳舞,还会写作文,你怎么啥也不会?”这种比较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而是爱别人家的孩子。

高情商的妈妈从来不会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乱做比较,她们深知自己的孩子虽然有缺点,但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她们拥有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的锐利双眼,会恰到好处地肯定孩子的优点,把赞美留给孩子。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通过鼓励和肯定激起孩子强烈的自我认同感,提升孩子的安全感。

3.不威胁孩子,不把孩子当“出气筒”

七八岁的孩子需要得到来自主要照料者(通常为妈妈)的一贯的、可靠的爱,才会形成对外在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但有些妈妈在处理孩子顽皮淘气的行为时,会习惯性地威胁孩子:“你如果再……我就不喜欢你了(我就不要你了)。”或是当自己心情不好时,控制不住地向孩子发泄怒火,把孩子当成“出气筒”。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对妈妈的爱产生怀疑,因为担心妈妈真的不要、不爱自己而感到焦虑,进而导致安全感降低。高情商的妈妈绝不会这么做,她们懂得如何去尊重孩子的感受,懂得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一贯的、可靠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