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事

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事

有些妈妈总是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对孩子生活上的事情尽可能包办代替。这对孩子的独立性与自信心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而且还会严重扼杀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往往不知所措,畏缩不前,从而为消沉、懒惰、无能、自卑等消极心理埋下祸根。

有位妈妈说,她的儿子小鑫升入小学后,在学校里接触的新内容、新知识更多了,回家还要做作业、复习、预习功课等。事情一多,小鑫就变得手忙脚乱,经常这件事没做完,就急着做另一件事,甚至来回在几件事之间重复切换。最终,什么事情都没做好,还把自己急得团团转。

看到儿子小鑫不会安排自己的事情,不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位妈妈才意识到之前对孩子的包办代替是错误的。以前孩子上幼儿园时,每天放学回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看多长时间电视,玩多长时间游戏等,都是她帮儿子计划好的,儿子照做就行了……

想到这里,妈妈后悔极了,她想:如果以前就放手让孩子去安排自己的事,去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儿子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手忙脚乱了。

包办代替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表面上看,妈妈心甘情愿地为孩子做一切,实际上却是在剥夺孩子独立的机会。最后,妈妈付出了一切,孩子却对妈妈充满怨恨。所以说,妈妈付出了爱,并不等于可以让孩子成长。如果不注意爱的方式方法,往往付出越多,孩子越不能更好地成长。

有一首歌叫“放手去爱”,爱孩子也应该这样,妈妈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安排自己的事情,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孩子从小拥有选择和决定的自主权。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还能让孩子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的命运。

1.孩子的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去安排

七八岁的孩子,随着身体的发展以及能力的增强,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开始出现强烈的“给我……”“我要……”“我会……”等独立倾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渴望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如果妈妈能满足孩子的这种心理,孩子就会表现出高兴、自豪等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

对于孩子的事情,妈妈如果让孩子自己去安排,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做事能力,还能让孩子在自己安排生活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这样,以后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才不至于不知所措,过于依赖父母。

例如,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什么时候开始做作业,什么时候看课外书,什么时候看电视,什么时候睡觉等,父母没必要大包大揽地替孩子做计划,不妨鼓励孩子自己做计划,或陪孩子一起做计划。当孩子按照自己做出的计划去执行时,他才会充满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日常生活,关于孩子自己的事情,妈妈最好别包办。比如,穿衣、整理书包、收拾房间、洗简单的衣物等,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妈妈应该果断放手,鼓励孩子自己去做。也许孩子一开始做得不够理想,比如,洗衣服会越洗越脏,但只要妈妈相信孩子,给孩子成长的时间,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出色。

2.把决定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做主

七八岁已经到了孩子要为自己的事情做主的年纪。要想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主,妈妈就不应该总想着替孩子做决定,而要多鼓励孩子自己做主,尊重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选择。

“妈妈,我感觉没有必要买很贵的名牌衣服,因为我还在长身体的阶段,买名牌衣服今年能穿,明年就不一定能穿,那太可惜了。”女儿姗姗说。

“妈妈觉得买名牌衣服你穿着会舒服点儿,虽然贵一点儿,但你穿着舒服最重要。”妈妈说。

“不了,还是买一般的衣服吧!”姗姗坚持道。

“好吧,既然你是这么决定的,妈妈尊重你的想法。不过妈妈提醒你,要为自己做的决定负责。如果事后你觉得品质一般的衣服穿着不好了,那你可别怨我啊!”

“放心吧,妈妈,我不会怨你的。”姗姗很坚定地说。

在这个例子中,妈妈在听了女儿的意见想法后,选择尊重女儿的决定是一个明智的做法。同时,她还提醒女儿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不可事后怨别人。这一提醒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它对提升孩子的责任意识很有帮助。

生活中,孩子想买什么玩具,喜欢什么款式、颜色的玩具和衣服,妈妈最好尊重孩子的选择。因为孩子的事情理应由他自己去做决定,妈妈可以先提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孩子多方面思考问题,最终做出明智的选择。

3.教孩子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先做重要的事

一个人会不会管理自己的生活,你可以从他会不会按照轻重缓急排列事情上去看。善于管理生活的人,往往能正确地排列事情的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从最重要的事情开始,逐步完成各项任务。这种“先排序、后执行”的智慧,就是一个人自我管理能力的体现。

当孩子同一时段要完成好几件事情时,你要教孩子给要做的事情先“排排序”。重要、紧急的事情要放在第一位,其次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再去做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最后去做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

在对每件事情排序之后,妈妈还要鼓励孩子按照顺序去执行,而不要同时兼顾多项事情。因为同一时间做两件以上的事情,往往容易分心,导致一件事也做不好,对培养孩子做事的专注力也极为不利。另外,妈妈可以跟孩子约定,每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情后,可以休息一段时间,这样能帮孩子缓解疲劳,放松身心,让孩子在完成后续事情时保持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