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  思维十二法

12.4.1 思维十二法

一道数学题,可能只有一种解答方法,但是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却有许多解决方法,如何选择最佳的一个呢?思维十二法能够引导人们穿越思维的丛林,寻找最完美的方法,如图12-3所示。

978-7-111-59294-5-Chapter12-7.jpg

图12-3 思维十二法

(1)第一法——排除法

如果能达到目的而无须做一项特别的工作,那么就不必做它。例如:做选择题时,有些选项不知道是否正确,但是另外选项知道一定不正确,这就用到了排除法。

(2)第二法——正反法

正反法是可以从相反的观点看到目前做事的方法。例如: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但是由此而带来的温泉名胜也很多。

(3)第三法——正常异常法

寻找并管理异常往往会比正常容易。例如:清点缺勤者人数总比清点出勤者人数容易。

(4)第四法——恒定变化法

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恒定和变化,以减少管理难度。例如:公司员工的薪水基本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固定的,一部分是变化的,那么只需要确认变化的,就知道自己的薪资水平。

(5)第五法——扩大缩小法

在许多场合,事物太大或者太小都是问题,需要找到中庸之道。例如:人们需要用放大镜来看小物体,需要折叠大物体来做更细小的工作。

(6)第六法——集中分散法

人们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看待现象,把项目分类成某些单元。例如:邮递员把相同或者相近地址的信件放在一起邮递。

(7)第七法——结合分解法

人们可以把一组工作结合成一个整体。例如:如果有一个需要捡起的螺钉,并把它安装在板上,此时可以用一把既可以捡起螺钉又可以把它上紧的带磁性的螺钉旋具。

(8)第八法——附加删除法

人们可以通过多次的小步骤的附加与删除某些东西来解决问题。例如:厨师进行炒菜时,多次少量添加各种调味料来调整味道。

(9)第九法——并行串行法

人们可以按照并行或者串行来安排自己的工作。例如:软件开发中,并行开发业务代码与系统基盘架构。

(10)第十法——改变顺序法

逆反顺序也许是更好的解决方案。例如:吃饭与洗澡几乎是每个人每天必做的事情。如果先洗澡再吃饭,就会发现饭后一身汗,还需要再洗一次。但是如果反过来,就会很清爽,同时也节约时间与水电。

(11)第十一法——差异共性法

如果人们找到了差异或者共性,那么就会看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如果需要寻找一定大小的球,那么可以设计一种球大小的工具来过滤,这样通过装置过滤后的球就是所要的结果。

(12)第十二法——补充代替法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补充或者代替工作项目。例如:如果工作可以由机器人来代替,这样就可以进行自动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