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  技能修炼技巧

12.5.1 技能修炼技巧

七项修炼中,首当其冲的是技能。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架构师就必须拥有知识的广度与技术的深度——至少应该精通一门语言的开发技术,并掌握其技术领域内的相关常用开发工具、系统部署、文档写作能力、标准、最佳实践、安全、硬件常识、网络、中间件、常用框架、系统优化等。这样才可能综合各种技术选择更加适合项目的解决方案。软件架构师应该是项目团队中的技术权威。这种技术能力包括以下9项。

(1)自学力

自学能力是学习者在没有老师指导下独立学习的能力。俄国文学批评家皮萨略夫曾说:“谁要是珍惜有思想的生活,谁就清楚地了解:只有自学,才是真正的学习……”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自学的含义及其重要性。而且我们身处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技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必须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

从实践中总结的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技巧有以下6点。

①大胆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自学的内驱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培养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加强自身质疑能力的培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要学着不断去质疑、释疑,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自学中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积极地锻炼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能对某些共性的看法或结论提出质疑。

②整体把握。

把繁杂冗长的知识一层一层地进行梳理,犹如剥洋葱一样,将所学的知识梳理出层次,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层次。将其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它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上,自己理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从结构层次上了解其中讲了几个问题,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这些问题又是从哪几个层次和角度阐述的,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论证的,这部分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与前面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

③简要概括。

简要概括要求建立在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领会其精神实质。可先对一节或一段内容进行归纳,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字概括。随着学习归纳能力的提高,逐步发展为对每章的概括。

④抓住线索。

如果知识是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自己要去发现所学知识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所学知识的脉络。在自学中要注意“三大问题”,即先讲是什么,后讲为什么,最后讲做什么。

⑤画出关键词。

线索是学习内容的“网”,关键词则是这张网中的“结点”。在自学中,要求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某些“闪光点”,即关键词,将知识高度压缩到认知结构中。在应用时依据线索快速检索出关键词,由此加强自己所学的知识。

⑥写读书笔记。

自学完一天规划的内容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与体会,来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长此以往定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自学能力也会得到较大提高。

(2)研究力

研究力是对自己所属领域技术的把握程度,也是对专业度的考量——不要求对各种技术(微软系C、C++还是Java系等)门门都精通,但必须精通自己主攻领域的技术,甚至有所突破。

从实践中总结的提高研究能力的重要技巧有以下两点。

①对技术源码要把握核心代码,提纲挈领(因为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所有技术点都研究透彻,但是核心一定要抓住,之后了解其范围,用时再精查)。

②看技术文档,要看相应的技术帮助文档,因为其最权威,最准确。

③定期调查与研究自己领域内的技术发展动向。

(3)创新力

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新力的竞争。在国家号召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如果因循守旧,不懂得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等,就会渐渐落后于时代。

随着客户自身业务的发展,以及硬件与软件技术的进步,系统本身也需要定期更新。在日本的NTTDATA公司,所规定的系统更新标准时间是5年,也就是说5年后,系统就要重新开发。因此,创新能力对IT技术者尤为重要。

从实践中总结的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技巧有以下4点。

①在对现行技术进行系统权威的调查时,思考其不足与改善点。

②改善与提高要多角度思维,可以从方法上、流程上、效率上等进行创新。

③创新不一定要非常显著,只要有进步就可以,日积月累,量变必然引发质变。

④创新中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失败不可怕,但要善于总结。

(4)解决力

在面对项目组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时,不要退缩,要有能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技能,需要较高的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也应该在他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不仅可以帮他人渡过难关,亦可以增加自己的经验,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信心。

从实践中总结的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技巧有以下两点。

①问题发生时,不要武断地反射性回答,而要深究现象,挖掘本质。

②不可能的原因也许就是真正的原因,所以不要轻易下结论。

(5)沟通力

在大中型系统研发中,一个人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在团队协作中,沟通能力尤为重要。架构师是团队的骨架支撑,担负着各个团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责任,很多项目故障甚至项目的失败,就是架构师沟通不及时、不到位而引发的。

从实践中总结的提高沟通能力的重要技巧有以下4点。

①经常与本部门同事多交流。

②经常以品质管理员的角色配合并指正本部门同事工作。

③积极参加其他部门的品质管理会议。

④经常与其他部门的前后辈交互信息。

(6)表达力

表达,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清晰明确地呈现出来,并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很多程序员做技术研究与开发很在行,可是当展示自己的成果或者汇报时就手足无措,不能把成果漂亮地展示出来。这不仅制约了程序员的发展,也使付出的努力得不到认可。

从实践中总结的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技巧有以下3点。

①做汇报时多用图表来显示内容,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②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展示内容的深浅与形式,一定要让对方看得懂,看得舒服。

③表达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规划,必要时可以进行反复说明。

(7)说服力

在进行产品设计、市场营销或品质不良的再发防止对策说明等活动时,如果没有良好的说服力往往很难得到对方的认可。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消除客户不满、维护公司形象、提升产品品质等,都需要很高的说服力。作为品质管理者,不仅要重视现场开发,更重要的是改善品质:实施这种改善需要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给开发带来增值效果,为公司以及客户带来中长期利益。

丰田汽车公司有一句大家熟知的格言:“必死的交流”。意思是说,如果想完成某一件事情,那么首先要把自己的想法彻底地传达给对方,否则个人与团队就不可能很好地配合。

从实践中总结的提高说服力的重要技巧有以下4点。

①不仅是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述,对方的观点亦要用心聆听。

②因人而异,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说服方法。如战国时的苏秦合纵、张仪连横,三国时的诸葛亮舌战群儒。

③实施改善,要把短期内收效不大,但是从长远来看收益良好的愿景传递给对方,博得对方的认可。

④说服对方不需要一蹴而就,可以反复多次循序渐进,最终得到对方赞同。

彻底交流

为说服各部门,要充分理论武装自己,并和他人进行彻底的交流。

(8)倾听力

当客户发现品质不良进行抱怨时,首先要理解客户的心情。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是自己,也许也会发一样的牢骚。这种心情的理解接受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倾听力。

在倾听客户抱怨时,如果对客户进行反驳等,就会适得其反。因此,通过客户抱怨的内容了解客户的根本目的,就凸显出倾听力的重要性。

与客户交流时不仅是听,而是要很恭敬地听,且同时让客户感受到重视、理解与关爱。如此才可以进行深入交流,如果能达到这种程度,那就具有通常所说的听德。

听德有五要素,分别如下。

①适时点头。

不时地在对方说完一句话时轻微点头,是传递在用心倾听的表现。

②适度提问。

对一些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是传达关爱的表现。

③总结要点。

对对方刚才所讲要点的总结,是传达共感的表现。

④适当重复。

重复对方所讲部分内容,是对对方所说内容的理解度的反馈。

⑤随声附和。

用“嗯”“是”“的确”等词轻声附和,亦是传递在用心倾听的表现。

另外,对语言以外的肢体语言所表达的含义是否能够读懂,决定了一次交流的成功与否。根据调查,姿势、动作、表情、声调等所传递的有价值信息占据交流信息的55%,因此交流时一定要重视对方的行为动作。听德五要素如图12-8所示。

978-7-111-59294-5-Chapter12-12.jpg

图12-8 听德五要素

从实践中总结的提高倾听力的重要技巧有以下4点。

①在倾听时要全神贯注,全身心来听,让对方感受到“我在真心听您讲”这种真挚的姿态。

②要配合对方讲话节奏,适时点头或者重复,让对方感觉到其主张从心里被别人所理解。

③在对方阐述个人意见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打断其谈话,等对方全部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对方。

④倾听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对方的姿势、表情、声调变化的含义——深度挖掘交流信息。

(9)提案力

对客户的要求进行理解,并把握最新状况,作为公司代表给客户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是架构师的一项重要职责。

在提案时,不仅要考虑自己公司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完全把握客户的需求状况,以客户的立场进行提案。虽然一心为客户着想,但未必能得到客户100%的赞同,这时就要进行相应的具体条件说明,把最大的诚意传递给客户。另外,当客户的要求超过公司的承受限度时要委婉拒绝,如图12-9所示。

978-7-111-59294-5-Chapter12-13.jpg

图12-9 平衡利益关系

从实践中总结的提高提案力的重要技巧有以下3点。

①对客户进行解决方案提案时,要以本公司的视角说明能够解决的范围。另外交涉时,要对可能调整的条件进行事前整理。

②一次提案,客户可能不会认可,那么就要做好多次提案的准备。

③不要试图把提案强加给客户,即使客户不认可也要让客户感觉到自己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