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  《阶段性品质分析报告》

B5 《阶段性品质分析报告》

1.目的

本书是某某系统(以下简称“本系统”)详细设计阶段设计书成果物制作的品质分析报告(以详细设计品质分析报告为例)。

2.对象

汇报对象是详细设计阶段完成的详细设计书的品质评价,做成的对象成果物一览如附表B5-1所示。

附表B5-1 对象成果物一览

978-7-111-59294-5-Chapter13-65.jpg

3.计划

本阶段内计划如附表B5-2所示。

附表B5-2 开发计划

978-7-111-59294-5-Chapter13-66.jpg

4.评审

(1)评审期间

本阶段内评审期间如附表B5-3所示。

附表B5-3 评审期间

978-7-111-59294-5-Chapter13-67.jpg

(2)评审内容

本阶段内评审内容如附表B5-4所示。

附表B5-4 评审内容

978-7-111-59294-5-Chapter13-68.jpg

5.团队

本阶段内的团队如附图B5-1所示。

978-7-111-59294-5-Chapter13-69.jpg

附图B5-1 评审团队

6.品质确保

为确保品质,在详细设计时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对详细设计书制作规范、名称赋予基准、作业要领、品质项目检查表、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全员教育。

②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共同性的问题进行了横展开应对。

③考虑到设计者业务的熟练程度与效率,对功能类似的式样书分配给同一人进行设计。

7.品质状况

(1)评审实施状况

①组内评审与项目内评审都按照计划实施完毕。

②有经验者参与了评审。

③评审实施后,迅速进行错误修正。

④所有错误记述报告单都已应对完毕。

(2)品质标准值

品质注入阶段品质标准值参照表2-2、表2-3。

8.中间评审

中间评审根据项目大小及实际情况决定实施与否。如果实施,根据情况对实施品质强化,并对强化结果做分析报告。

9.最终评价

(1)定量评价

①全阶段详细设计总体品质评价。

全部业务错误密度为16/100页,在上限值之内。业务内容没有偏离,另外,各业务模块分别根据品质情况实施品质强化,详细信息参照5.4小节。

对设计过程中发现的品质问题全部进行了横展开应对,经过品质强化,可以断定本阶段设计品质合格,品质能担保。

②各业务功能模块品质详细评价。

详见设计品质管理表。

(2)定性评价

①错误一览,如附表B5-5所示。

附表B5-5 错误一览

978-7-111-59294-5-Chapter13-70.jpg

②整体定性分析,如附表B5-6所示。

附表B5-6 定性分析

978-7-111-59294-5-Chapter13-71.jpg

③重大错误分析。

对于“1:设计遗漏”与“2:设计错误”,需要重点进行分析,详细情况如附表B5-7所示。

附表B5-7 重大错误分析

978-7-111-59294-5-Chapter13-72.jpg

④其他错误分析。

对于非重大错误,需要给出概要分析说明,如附表B5-8所示。

附表B5-8 其他错误分析

978-7-111-59294-5-Chapter13-73.jpg

⑤设计者成绩分析。

在进行品质强化之前,对所有设计者品质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以提高品质,如附表B5-9所示。

附表B5-9 设计者成绩分析

978-7-111-59294-5-Chapter13-74.jpg

①◎表示SEA级别。

②○表示SEC级别。

③△表示SED级别。

从上表可知,丙在品质强化实施前执笔的设计书,参数错误、名称错误等单纯的失误发生倾向比较高。通过教育加强自我评审意识后,单纯失误大量减少,后续作业品质得到担保。

(3)品质强化

详见品质强化分析报告。

10.综合评价

品质评价对象的4个业务的错误密度、错误现象,各模块都没有大的偏离,并对品质数据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根据错误原因进行了两次品质强化,同时实施了再发防止对策等品质管理工作。因此,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本阶段品质得到担保。

下一个阶段做好品质担保需要实施以下对策。

①编码之前,需要安排各种详细设计规约说明的进度。

②品质管理团队要专人负责,对编码阶段的品质计划的支持,每日品质数据的收集、确认,问题的分析等工作做专项支持。

11.其他事项

残留课题、未解决事项等,如果有都需要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