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园林树木的资源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形、气候、土壤类型丰富,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一些古老植物经历了第四纪冰期的考验,得以保存和繁衍,中国成为第三纪古老植物的避难所,如银杏、水杉、金钱松、银杉、珙桐等孑遗植物。从下列部分统计数字可见中国园林植物的丰富程度。
杜鹃花:全世界800余种,中国产600余种。
山茶花:除中国外,全世界其他国家常见栽培的仅几种,中国已达100余种,其中享誉全球的金茶花,在中国有10余种,且其中大多是中国特产。
牡丹、蜡梅等均产于中国。
国外植物学家早就关注中国的植物宝库,16世纪初,他们就纷纷涌入中国内地,广泛搜集植物资源。
自1899年起,亨利·威尔逊(E.H.Wilson)先后受英国威奇公司和美国哈佛大学的委托,5次来中国搜集中国植物,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及川、鄂、滇、甘、陕、台等地,采集蜡叶标本65 000份,并引进种子和鳞茎交给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繁殖栽培,同时分送部分种子和鳞茎至世界其他地方。在1929年,威尔逊出版了他的中国采集记事,书名为《中国——园林的母亲》,该书中写道:“中国的确是园林的母亲,因为一些国家中,我们的花园深深受惠于她所具有的优质首位的植物,从早春开花的连翘、玉兰,夏季的牡丹、蔷薇,直到秋天的菊花,显然都是中国贡献给园林赏花的丰富资源,还有现代月季的亲本,温室的杜鹃、樱草,吃的桃子、橘子、柠檬、柚等,老实说来,美国或欧洲的园林中无不具备中国的代表植物,而这些植物都是乔木、灌木、草本、藤本行列中最好的!”
达尔文在《动植物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一书中写道:“牡丹在中国已经栽培1 400年。”
美国阿诺德树木园引种中国植物1 500种以上,甚至把中国产的四照花作为园徽。
美国加州的树木花草中有70%以上来自中国,意大利引种中国植物1 000余种,德国的植物中有50%来源于中国,荷兰40%的花木由中国引入,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引种了中国植物1 527种,其中杜鹃花就有400多种,这些植物大都用于英国的庭园绿化。
目前西方庭园中许多美丽的花木,追溯其历史都是利用中国植物为亲本,经反复杂交育种而成。例如现代月季花由于引入了中国四季开花的月季花、香水月季、野蔷薇等参与杂交,才形成繁花似锦、香气浓郁、四季开花、姿态万千的现代月季,可以说,现代月季均具有中国月季的血统。
1818年,英国从中国引入紫藤,至1839年(经21年),在花园中已长到180英尺长(3.281英尺=1 m),覆盖了1 800平方英尺的墙面,开了675 000朵花,成为一大奇迹。
1876年英国从中国台湾引入一种名为驳骨丹(Buddleja asiatica)的植物,并与产于马达加斯加的黄花醉鱼草进行杂交,培育出蜡黄醉鱼草,冬季开花,成为观赏珍品,于1953年荣获英国皇家园艺协会优秀奖,次年再度获得该协会“一级证书”奖。难怪英国人感叹,没有中国植物就没有英国园林。
国外的经验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园林植物的利用上,应着眼于开发利用自己的野生园林树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