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木兰属Magnolia L.

2.1.1 木兰属Magnolia L.

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全缘,稀叶端2裂,托叶与叶柄相连并包裹嫩芽,有环状托叶痕。花芳香,单生枝顶;萼片3,花瓣状,花被多轮;雌蕊无柄。聚合蓇葖果球状。种子有红色假种皮,珠柄丝状。

本属约有90种,分布于东南亚、北美至中美。中国约有30种,多为观赏树种。

1)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图2.1.1)

img

图2.1.1 厚朴

1.花枝 2.花芽苞片
3—5.三轮被片 6.雄蕊 7.聚合果

形态:落叶乔木,高15 m。树皮厚,紫褐色;新枝有绢状毛,幼枝淡黄色。顶芽大,有黄褐色绒毛。叶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顶端圆,下面有白粉,托叶痕达叶柄中部以上。花顶生,白色,芳香。聚合果长椭圆状卵形,蓇葖木质。花期5月,果9月下旬成熟。

分布:中国特产,分布于长江流域、陕西和甘肃南部。

习性:喜光,耐侧方庇荫,喜生于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坡地。在多雨及干旱处均不适宜。

繁殖:可用播种法繁殖,播前需浸种1周,播后约45 d出土,次年移栽。亦可用分蘖法繁殖。

应用:厚朴叶大形奇,花叶同茂、花大、色洁、香浓。可作庭荫树栽培。宜成丛、成片或与常绿树混植。

2)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图2.1.2)

img

图2.1.2 凹叶厚朴

1.花枝 2—4.花被瓣
5.雄蕊 6.聚合果

形态:落叶乔木,高15 m。是厚朴的变种,与厚朴的主要区别是树皮稍薄,色较浅,叶较小,狭倒卵形,先端有凹缺呈二钝圆浅裂片,常集生枝顶,叶柄生白色毛。花白色,芳香。聚合果圆柱状卵形。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国家三级保护树种。

分布:产于福建、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湖南。

习性:喜温凉湿润的气候,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繁殖:种子繁殖,亦可扦插繁殖。

应用:其树姿优美,树干通直,冠形开展而枝叶稠密。花香色白,是良好的观赏树,可作行道树、营造混交林、四旁绿化的树种。

3)星花木兰(日本毛玉兰,毛木兰)Magnolia tomentosa Thunb.

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日本。

分布:原产日本。我国青岛、南京、江西等地引种栽培。

习性:喜光,耐寒性强。适应性强,山地种植生长势矫健。

繁殖:嫁接繁殖。

应用:株形秀美,先花后叶,花茂且香,为优良早春花木,可作庭院绿化观赏树种。孤植或丛植于窗前、假山石边、池畔和水旁,盆栽适宜点缀古典式庭院。可制成盆景,在庭院中放置。

4)夜合(夜香木兰)Magnolia coco(Lour.)DC.(图2.1.3)

img

图2.1.3 夜合

形态:常绿灌木,高2~4 m。单叶互生,椭圆形、狭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先端尖,革质,全缘,稍反卷;托叶痕达叶柄顶端。花单生枝顶,下垂不完全开展;萼片3,绿色;花瓣6,白色或微黄,浓香,夜间尤甚。红色聚合果。夏至秋季开花,花期较长,以5—8月最为盛开。

分布:原产中国南部。

习性:耐阴,喜肥,喜生气候温湿的地方。

繁殖:采用压条和嫁接繁殖。在春季用高空压条法,秋季剪离盆栽。用靠接法进行嫁接,以一年生盆栽黄兰做砧木,2~3个月后可从接穗下口剪离栽植。

应用:夜合树姿小巧玲珑,夏季开出绿白色球状小花,昼开夜闭,芳馨宜人,在南方常配植于公园。小型庭院近宅栽种,夏夜纳凉时幽香阵阵,暑气顿消,令人心旷神怡。也可盆栽观赏,点缀客厅和居室。

5)广玉兰(荷花玉兰、洋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图2.1.4)

img

图2.1.4 广玉兰

1.花枝 2.果 3.种子

形态:常绿乔木,高30 m。树冠阔圆锥形。芽及小枝有锈色柔毛。叶厚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上面有光泽,下面有锈色短柔毛,叶缘微波状;叶柄粗。花大似荷而香,白色,花瓣常6枚;萼花瓣状,3枚;花丝紫色。聚合果圆柱状卵形,密被锈毛。种子红色。花期5—8月,果10月成熟。

分布:原产北美东部。中国长江流域至珠江流域的园林中常见栽培,在济南、青岛、烟台等地有栽培。

习性:喜光,亦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的耐寒力。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干燥及石灰质土。

繁殖:播种繁殖,种子宜采后即播或层积沙藏。用扦插、压条、嫁接繁殖,切接于春季进行,砧木常用木兰。广玉兰移栽较难,移时要适当摘叶并行卷干措施。

应用:叶厚而有光泽,花大而香,雪白晶莹;树姿雄伟壮丽,果成熟后蓇葖开裂露出鲜红色的种子,颇为美观。宜单植在宽广开旷的草坪上或配植成观花的树丛。亦为装饰插瓶的好材料。由于其树冠庞大,花开于枝顶,故不宜植于狭小之地,否则不能充分发挥其观赏效果。木材可作装饰物、运动器具及家具等;叶入药;花、叶、嫩梢可提取挥发油及香精。

6)窄叶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var.lanceolata Ait.

形态:广玉兰的变种,叶长椭圆状披针形,叶缘不成波状,叶背锈色浅淡,毛较少。树形紧凑。

习性:耐寒性较强。应用同广玉兰。分布、繁殖及应用同广玉兰。

7)白玉兰(玉兰、望春花、木花树)Magnolia denudata Desr.(图2.1.5)

img

图2.1.5 白玉兰

1.花枝 2.花

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5 m,树冠卵形或近球形。幼枝及芽均有毛。叶互生,倒卵形,先端短突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下面有柔毛。花大,单生枝顶,花被3轮,9片,白色,芳香。花期3—4月,先叶开放,果9—10月成熟。

分布:中国特产名花。原产中国东部山野,现为国内外庭院常见栽培树种。

习性:喜光,稍耐阴,颇耐寒。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弱酸性土壤。根肉质,畏水淹,不耐旱。

繁殖:用播种、扦插、压条、嫁接法繁殖。种子宜采后即播,或除去外种皮沙藏次春播种。幼苗应略遮阴,北方冬季需壅土防寒。嫁接常用木兰作砧木。玉兰不耐移植,移栽应带土团,并适当疏芽或剪叶。愈伤能力差,如无必要,宜少修剪。

应用:乔木耸立,先花后叶,花大香郁,鲜而不艳,秀而不媚,莹洁清丽,恍疑冰雪,宛如玉树,是中国著名的早春花木。适宜列植于堂前,点缀中庭。若丛植于草坪或针叶树丛之前,能形成春光明媚的景境。如在以玉兰为主的树丛,配以花期相近的茶花或杜鹃花互为衬托,更富情趣。如以常绿树或修竹作背景,或与蓝天碧水相掩映,花更明丽洁净。

8)二乔玉兰(朱砂玉兰)Magnolia×soulangeana Soul.—Bod.

形态: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7~9 m。为玉兰和紫玉兰的杂交种,形态介于二者之间,花形、习性、应用等均近玉兰。叶倒卵形,下面多被毛。花大呈钟状,外轮花被片较小,内两轮红色或紫红色,芳香。花期2—3月,先叶开放,果期9—10月。

习性:阳性树,稍耐阴,最宜在酸性、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微碱性土也能生长。肉质根,不耐积水,不耐修剪。各种二乔玉兰均较玉兰和紫玉兰更为耐寒、耐旱,移栽难。

分布、繁殖同白玉兰。

应用:二乔玉兰花大色艳,观赏价值很高,是城市绿化的极好花木。广泛用于公园、绿地和庭园等孤植观赏。

9)常春二乔玉兰Magnolia×soulangeana‘Semperflorens’

形态:落叶小灌木。花被片长椭圆形,淡粉红色。花密集繁盛,每年除4月为集中开花期外,7月还可再次开花。该品种生长速度慢,小枝密集,株形紧凑,可与常绿树配景栽植。

习性同玉兰。

分布、繁殖和应用同白玉兰。

10)紫玉兰(木兰、辛夷、木笔)Magnolia liliflora Desr.(图2.1.6)

img

图2.1.6 紫玉兰

1.花枝 2.雄、雌蕊群
3.雄蕊 4.雌蕊群 5.果枝

形态:落叶灌木,常丛生,高5 m。小枝紫褐色。叶纸质,倒卵形或椭圆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疏生柔毛,下面脉上有柔毛;叶柄粗短。花大,单生枝顶,花瓣6片,外紫内白,萼片3,黄绿色,披针形,早落。花3—4月叶前开放或花叶同放,果9—10月成熟。

分布:原产湖北,现除严寒地区外都有栽培。

习性:喜光、稍耐阴,不耐严寒,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过于干燥及碱土、黏土上生长不良。根肉质,不耐积水。

繁殖:常用分株、压条繁殖。通常不行短剪,以免剪除花芽,根据需要可适当疏剪。紫玉兰移植需带土坨。

应用:紫玉兰观赏价值高,早春开花时,满树紫红色花朵,气味幽香,幽姿淑态,别具风情。其花蕾大如笔头,故有“木笔”之称。适用于古典园林中厅前院后配植,也可孤植或散植于庭院室前,或丛植于草地边缘。

11)天女花(小花木兰、玉兰香、玉莲、孟兰花)Magnolia sieboldii Koch.(图2.1.7)

img

图2.1.7 天女花

1.花枝 2.聚合果

形态:落叶小乔木,高10 m。小枝及芽有柔毛。叶膜质,宽倒卵形或倒卵状圆形,下面有白粉和短柔毛。花单生;花被片9,外轮3,淡粉红色,其余白色,芳香,花柄颇长;盛开时随风飘荡,芳香扑鼻,宛如天女散花,故名天女花。花期6月,果熟期9月。

分布:安徽黄山海拔600~1600 m有分布。大别山、天柱山也有分布。

习性: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和肥沃湿润土壤。

繁殖:常用扦插、播种繁殖,也可嫁接、分株。天女花是世界罕见的珍稀花卉品种,国家三级保护濒危物种。

应用:花瓣如玉,重瓣厚质,香型馥郁,沁人心脾,经久不散,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美化庭院、街道、公园和风景游览区的理想花卉。在山野间与其他树木混生或成纯林,能形成引人入胜的极为美丽的自然景观。

12)望春花(华中木兰)Magnolia biondii Pamp.

形态:落叶乔木。叶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花蕾着生幼枝顶端,先叶开放,芳香;花被9,外轮近条形,呈萼片状,内2轮近匙形,白色,基部紫色。花期3—4月,果熟期8—9月。

分布:产于陕西、甘肃、湖北、河南、四川、湖南等地。

习性:喜光、喜温凉湿润气候及微酸性土壤。稍耐寒、耐旱,有较强的抗逆性,苗期怕强光。

繁殖:生产上以种子繁殖为主。

应用:可孤植、对植、群植,亦可与常绿树种组合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