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7 白蜡树属(梣属)Fraxinus L.

2.73.7 白蜡树属(梣属)Fraxinus L.

本属约70种,中国20余种。

1)水曲柳(满洲白蜡)Fraxinus mandschurica Rupr.(图2.73.11)

img

图2.73.11 水曲柳

形态:落叶乔木,高达30 m,树干通直,树皮灰褐色,浅纵裂。小枝略呈四棱形。小叶7~13枚,无柄,叶轴具狭翅,叶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锯齿细尖,先端长渐尖,基部连叶轴处密生黄褐色绒毛。侧生圆锥花序,生于去年生小枝上;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被。翅果扭曲,矩圆状披针形。花期5—6月,果熟期10月。

分布:东北、华北广为栽培,以小兴安岭为最多。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

习性:喜光,幼时稍耐阴;耐寒,稍耐盐碱,喜潮湿但不耐水涝;喜肥。主根浅、侧根发达,萌蘖性强,生长快,寿命长。抗性强。

繁殖:播种、扦插、分株繁殖。

应用:树体端正,树干通直,秋季变叶,是优良的行道树和遮阴树,还可用于河岸和工矿区绿化,是优良的用材树种。

2)毛洋白蜡(美国红梣、毛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 Marsh.

形态:落叶乔木,高20 m,树皮灰褐色,纵裂。小叶通常7枚,卵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4 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缘具钝锯齿或近全缘。圆锥花序生于去年生小枝;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瓣。果翅披针形,下延至果实之基部。

变种:

洋白蜡(绿梣)Fraxinus pennsylvanica var.lancelata.(Borkh.)Sarg. 毛洋白蜡的变种,区别是叶缘有不整齐锯齿,两面无毛或下面中脉被短柔毛。

分布:原产加拿大、美国,中国东北、西北、华北至长江下游以北多有引进。

习性:喜光;耐寒;耐水湿,也稍耐干旱,根浅,生长快,发叶晚而落叶早。对城市环境适应性强。

繁殖:播种繁殖。

应用:本种树干通直,枝叶繁茂,叶色深绿而有光泽,秋叶金黄,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常用作行道树、遮阴树及防护林树种,也可用作湖岸绿化及工矿区绿化。

3)绒毛梣(津白蜡)Fraxinus velutina Torr.

形态:落叶乔木,高18 m;树冠伞形,树皮灰褐色,浅纵裂。幼枝、冬芽上均生绒毛。小叶3~7枚,通常5枚,顶生小叶较大,狭卵形,先端尖,基宽楔形,叶缘有锯齿,下面有绒毛。圆锥花序生于2年生枝上;无花瓣。翅果长圆形。花期4月,果熟期10月。

分布:原产北美。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下游均有引种,天津栽培最多。

习性:喜光;耐寒,耐旱,耐水涝,耐盐碱,不择土壤,抗有害气体能力强,抗病虫害能力强。

繁殖:播种繁殖。

应用:本种枝繁叶茂,树体高大,对城市环境适应性强,具有耐盐碱、抗涝、抗有害气体和抗病虫害的特点,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尤其对土壤含盐量较高的沿海城市更为适用。可作行道树、遮阴树及防护林树种,也可用作湖岸绿化及工矿区绿化。

4)白蜡树(青榔木、白荆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图2.73.12)

img

图2.73.12 白蜡树

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5 m,树冠卵圆形,树皮黄褐色。小枝光滑无毛。小叶5~9枚,通常7枚,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窄,不对称,缘有齿及波状齿,表面无毛,背面沿脉有短柔毛。圆锥花序,疏松;无花瓣。翅果倒披针形。花期3—5月,果熟期10月。

分布:各地均有分布。

习性: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喜湿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碱性、中性、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长;抗烟尘,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有较强抗性。萌芽、荫蘖力均强,耐修剪;生长较快,寿命长。

繁殖:播种或扦插繁殖。

应用:白蜡树形体端正,树干通直,枝叶茂密而鲜绿,秋叶橙黄,是优良的行道树和遮阴树;其又耐水湿,抗烟尘,可用于湖岸绿化和工矿区绿化。材质优良,还可放养白蜡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