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1 槭树属Acer Linn.

2.69.1 槭树属Acer Linn.

1)华北五角枫(元宝槭、平基槭)Acer truncatum Bunge.(图2.69.1)

img

图2.69.1 华北五角枫

形态:落叶小乔木,高达10~13 m;树冠伞形或倒广卵形。干皮灰黄色,浅纵裂;小枝浅土黄色,光滑无毛。叶掌状5裂,有时中裂片再3裂,裂片先端渐尖,叶基通常截形,两面无毛;叶柄细长。花黄绿色,伞房花序顶生,翅果扁平,两翅展开约成直角,翅较宽,其长度等于或略长于果核。花期4月,叶前或稍前于叶开放,果10月成熟。

分布:主产于黄河中、下游各省,东北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南部。

习性:弱阳性,耐半阴,喜生于阴坡及山谷;喜温凉气候及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酸性、中性及钙质土上均能生长;有一定的耐旱力,但不耐水湿。

繁殖:种子繁殖。应用:元宝槭嫩叶红色,秋叶黄色、红色或紫红色,叶形秀丽,树姿优美。宜作行道树、风景林等各种园林绿化。

2)茶条槭Acer ginnala Maxim.(图2.69.2)

img

图2.69.2 茶条槭

形态:落叶小乔木,高6~10 m。树皮灰色,粗糙。叶卵状椭圆形,通常3裂,中裂特大,有时不裂或具不明显的羽状5浅裂,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缘有不整齐重锯齿,表面通常无毛,背面脉上及脉腋有长柔毛。花杂性,子房密生长柔毛;顶生圆锥状伞房花序。果核两面突起,果翅张开成锐角或近于平行,紫红色。花期5—6月,果熟期9月。

分布:产于东北、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各省;日本也有分布。

习性:弱阳性,耐半阴,在烈日下树皮易受灼害;耐寒,也喜温暖;喜深厚而排水良好之沙质壤土。萌蘖性强,深根性,抗风雪;耐烟尘,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繁殖:播种法。

应用:本种树干直,花有清香,夏季果翅红色美丽,秋叶又很易变成鲜红色,故宜植于庭园观赏,尤其适合作为秋色叶树种点缀园林及山景,也可栽作行道树及庭荫树。嫩叶可代茶,种子榨油可供制肥皂等用;木材可作细木工用。

3)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图2.69.3)

形态: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13 m。树冠伞形。树皮平滑,灰褐色。枝开张,小枝细长,光滑。叶掌状5~9深裂,基部心形,裂片卵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锐尖,缘有重锯齿,背面脉腋有白簇毛。花杂性,紫色,萼背有白色长柔毛;顶生伞房花序,无毛。翅果无毛,两翅展开成钝角。花期5月,果熟期10月。

img

图2.69.3 鸡爪槭

形态:叶掌状深裂几乎达到基部,裂片狭长有羽状细裂;树冠开展,枝条稍下垂,树体较小。

分布:产于中国、日本和朝鲜;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山东、河南、浙江也有。

习性:弱阳性,耐半阴,在阳光直射处孤植易受日灼;喜温暖湿润气候、肥沃、湿润及排水良好的壤土,耐寒性不强;酸性、中性及石灰土均能适应。生长速度中等。

繁殖:一般用播种法繁殖。变种用嫁接法繁殖。

应用:鸡爪槭树姿优美,叶形秀丽,且有多种园艺品种,有些常年红色,有些平时为绿色,但入秋叶色变红,色艳如花,均为珍贵的观叶树种。植于草坪、土丘、溪边、池畔,或于墙隅、亭廊、山石间点缀,均十分得体,若以常绿树或白粉墙作背景衬托,尤感美丽多姿。制成盆景或盆栽用于室内美化也极雅致。中国华东各城市庭院常栽植。

栽培品种:

(1)红枫(紫红鸡爪槭)Acer palmatum Tunb.f.atropurpureum 叶红色或紫红色,株态及叶形同鸡爪槭。

(2)羽毛枫(细叶鸡爪槭 蓑衣槭)Acer palmatum Tunb.var.dissectum(Thunb.)K.Koch 叶掌状深裂几乎达到基部,裂片狭长有羽状细裂,但不为羽毛状;树冠开展,枝条稍下垂,树体较小。

红枫和羽毛枫的习性、繁殖和应用同原种。

4)樟叶槭Acer cinnamomifolium Hav.

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 m。树皮淡黑褐色或淡黑灰色,小枝密被绒毛。叶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部圆楔形或宽楔形,先端钝,全缘或近全缘,下面被白粉或淡褐色绒毛,后脱落,上面中脉凹下,淡紫色,被绒毛。花期4—5月,果期7—9月。

分布:产于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北西南部、湖南、贵州等地;生于海拔300~1 200 m阔叶林中。

习性:喜光;耐寒性不强;稍耐旱。

繁殖:播种繁殖。

应用:本种树干直,树姿优美,叶形秀丽栽作庭荫树和行道树,也可在荒山造林或营造风景林中作伴生树种。

5)青榨槭Acer davidii Franch.(图2.69.4)

img

图2.69.4 青榨槭

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0~15 m。树皮暗褐或灰褐色,纵裂,多形成蛇皮状斑纹。小枝紫褐色,无毛。单叶厚纸质;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先端急尖或尾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不整齐细尖锯齿,通常不分裂;掌状脉,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粉绿色,嫩时沿脉也有褐色短柔毛,后脱落无毛。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异株;顶生总状花序;子房具红褐色短毛。果熟时黄褐色;果体略扁平;两果翅张开角度大,上部外倾,接近水平开展。花期4—5月,与叶同时开放;果期8—10月。

分布:产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生于海拔2 000 m以下的山地。

习性:喜温暖气候及湿润肥沃土壤;适应性较强,常生长于山沟路旁及山坡疏林中。

繁殖:播种繁殖,也可嫁接繁殖。

应用:本种冠大荫浓,枝干颜色奇异,秋叶变色,红橙紫相间,是重要的秋色叶树种。可作庭荫树和行道树,在堤岸、湖边、草地及建筑附近配植皆甚雅致,也可在荒山造林或营造风景林中作伴生树种。由于适应性较强,还可作工厂绿化和“四旁”绿化树种。木材是优良的建筑、家具及雕刻用材,树皮纤维可造纸。

6)羽叶槭(复叶槭、梣叶槭)Acer negundo L.

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 m;树冠圆球形。小枝粗壮,绿色,有时带紫红色;无毛,有白粉。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3~5,稀7~9,卵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缘有不规则缺刻;顶生小叶常3浅裂,叶背沿脉或脉腋有毛。花单性异株,黄绿色,无花瓣及花盘;雄花有长梗,呈下垂簇生状;雌花为下垂总状花序。果翅狭长,展开成锐角。花期3—4月,叶前开放;果熟期8—9月。

分布:原产北美东南部;中国东北、华北、内蒙古、新疆及华东都有栽培。

习性:喜光,喜冷凉气候,耐干冷,喜深厚、肥沃、湿润土壤,稍耐水湿。在中国东北地区生长良好,华北尚可生长,但在湿热的长江下游生长不良,多遭病虫危害。生长较快,寿命较短,抗烟尘能力强。

繁殖: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分蘖繁殖也可。

应用:本种枝叶茂密,入秋叶色金黄,颇为美观,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防护林树种。因具有速生优点,在北方也常用作“四旁”绿化树种。木材可作家具及细木工用材;树液可制糖;树皮可供药用。

7)日本羽扇槭(羽扇槭)Acer japonicum Thunb.

形态:落叶小乔木;幼枝、叶柄、花梗及幼果均被灰白色柔毛。叶较大,掌状7~11裂,基部心形,裂片长卵形,边缘有重锯齿,幼时有丝状毛,不久即脱落,仅背面脉上有残留。花较大,紫红色,萼片大而花瓣状,子房密生柔毛;雄花与两性花同株,伞房花序顶生下垂。两果翅长而展开成钝角或平角。花期4—5月,与叶同时开放;果熟期9—10月。

分布:原产日本;中国华东一些城市有栽培。

习性:弱阳性,耐半阴,耐寒性不强;生长较慢。

繁殖:播种繁殖或扦插繁殖。

应用:本树种春天开花,花大而紫红色,花序下垂,树态优美,秋季叶色又变为深红,是极优美的庭园观赏树种。除用于庭园布置外,特别适合作盆栽、盆景及与假山石配植。

8)葛萝槭Acer grosseri Pax.

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5 m。树皮绿色,具纵纹。小枝黄绿色,无毛。单叶厚纸质;宽卵形或卵圆形,3~5裂或不明显的分裂,中裂突出几乎占全叶的一半,两侧及近基部的裂小或不明显先端钝尖,缘有较密贴的细尖重锯齿,基部宽楔形、圆形或近心形;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异株;总状花序顶生,细而下垂;子房花柱较长。果熟时褐色;果体稍隆起;两果翅张开成钝角或平角。花期5月,果期8—9月。

分布:产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多见于海拔700~1 500 m山沟或谷底。

习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光,较耐阴。

繁殖:种子繁殖。

应用:本种树干直,树姿优美,叶形秀丽,花序下垂,秋季叶色又变为红色,可作庭荫树和行道树,也可在荒山造林或营造风景林中作伴生树种,可供家具及细木工用,树皮纤维可造纸。

9)秀丽槭Acer elegantulum Fang et P.L.Chiu

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5 m。树皮粗糙,深褐色;叶基部深心形或近心形,5裂,裂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骤减尖,有较密贴的细圆齿,下面淡绿色;脉腋被黄色丛毛其余无毛。花绿色,果核凸起近球形,两果翅张开近水平。花期5月,果期9月。

分布:产于浙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江西,生于海拔700~1 000 m的疏林中。

习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光,稍耐阴。

繁殖:种子繁殖。

应用:本种树干直,树姿优美,叶形秀丽,秋季叶色又变为红色,可作庭荫树和行道树,也可在荒山造林或营造风景林中作伴生树种,可体现季相变化。

10)拧筋槭(三花槭,伞花槭)Acer triflorum Kom.

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5 m。树皮暗褐色,薄条片状剥落。小枝紫色或淡紫色,幼时有疏柔毛,后变无毛;三小叶复叶对生,小叶长圆卵形或圆状披针形,先端锐尖,中部以上有2~3粗钝齿,稀全缘,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叶上面嫩时沿脉被疏柔毛,稀无毛,下面稍有白粉,沿脉被白色疏柔毛,伞房花序,有柔毛。两果翅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角。花期4月,果熟期9月。

分布: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生于海拔400~1 000 m林中,朝鲜半岛也有分布。

习性:喜光,喜冷凉气候,耐寒性强,喜深厚、肥沃、湿润土壤。

繁殖:种子繁殖。

应用:树干直,树姿优美,小枝紫色或淡紫色,耐寒性强,秋季叶变色,适合于北方绿化。可作行道树、庭荫树,既可以孤植,也可以对植、列植,还可以片植体现秋季景观。

11)三叶槭(建始槭)Acer henryi Pax

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0 m。树皮浅褐色。小枝紫绿色,幼时有疏柔毛,后脱落;三小叶复叶对生,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先端具3~5疏钝齿。伞房花序下垂,有柔毛。花近无梗,花瓣短于萼片不发育;翅果嫩时淡紫色,熟时黄褐色,两果翅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角。花期4月,果熟期9月。

分布:产于山西南部、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湖南、四川等地。

习性:喜阳,也耐半阴,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寒。

繁殖:种子繁殖。

应用:同拧筋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