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6 大明竹属Pleioblastus Nakai

2.92.6 大明竹属Pleioblastus Nakai

1)斑苦竹Pleioblastus maculatus McCI.C.D.Chu et C.S.Chao(图2.92.16)

形态:秆高3~5 m,径1.5~4 cm,节间长20~35 cm,新秆被白粉,后脱落;秆环隆起,箨环具一圈木栓质及箨基残留物。秆箨迟落,革质,被深褐色斑点和斑块,具油质,有光泽,箨基密被棕黄色长绒毛;箨耳小,被少数img毛,有时无箨耳及img毛,箨舌紫红色,高3 mm,被短纤毛,箨叶披针形。每小枝3~5叶,叶片长13~18 cm,宽1~2 cm。笋期5月至6月上旬。

img

图2.92.16 斑苦竹

1.笋 2,3.秆及分枝
4.秆箨 5.花枝

分布:产于陕南、四川、云南、广西;生于低山丘陵和盆地。

习性、繁殖同筇竹。

应用:竹材可用作棚架,笋味苦,不堪食用,四川盆地常栽作观赏。

2)大明竹Pleioblastus gramineus(Bean)Makino.

形态:秆高3~4 m,径0.5~1.5 m,新秆绿黄色,无毛;箨环平,节下具有白粉圈。箨鞘绿色至绿黄色,短于节间,上被白色脱落性小刺毛;箨叶窄披针形,直立或开展;叶片线状披针形,质厚,长15~25 cm。

分布: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均有栽培。

习性、繁殖同筇竹。

应用:为著名的观赏竹种。可盆栽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