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1 菝葜属Smilax L.

2.89.1 菝葜属Smilax L.

1)牛尾菜Smilax riparia A.DC.(图2.89.1)

img

图2.89.1 牛尾菜

形态:为多年生草质藤本。茎长1~2 m,中空,有少量髓,干后凹瘪并具槽。叶比上种厚,形状变化较大,长7~15 cm,宽2.5~11 cm,下面绿色,无毛;叶柄长7~20 mm,通常在中部以下有卷须。伞形花序总花梗较纤细,长3~5(10)cm;小苞片长1~2 mm,在花期一般不落;雌花比雄花略小,不具或具钻形退化雄蕊。浆果直径7~9 mm。花期6—7月,果期10月。

分布:除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宁夏以及四川、云南高山地区外,全国都有分布。生于海拔1 600 m以下的林下、灌丛、山沟或山坡草丛中。也分布于朝鲜、日本和菲律宾。

习性:牛尾菜生长在林下、林缘、灌丛、草丛。

繁殖:播种繁殖。

应用:在园林中可作地被栽植,根状茎有止咳祛痰作用;嫩苗可供蔬食。

2)土茯苓(白余粮、刺猪苓、过山龙、硬饭、仙遗粮、冷饭头、山归来、久老薯、毛尾薯、地胡苓)Smilax glabra Roxb.(图2.89.2)

img

图2.89.2 土茯苓

形态:攀援灌木,长1~4 mm。茎光滑,无刺。根状茎粗厚、块状,常由匍匐茎相连接,粗2~5 cm。叶互生;叶柄长5~15(20)mm,占全长的1/4~3/5,具狭鞘,常有纤细的卷须2条,脱落点位于近顶端;叶片薄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6~12(15)cm,宽1~4(7)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钝,下面通常淡绿色。伞形花序单生于叶腋,通常具10余朵花;雄花序总花梗长2~5 mm,花序托膨大,连同多数宿存的小苞片多少呈莲座状,宽2~5 mm,花绿白色,六棱状球形,直径约3 mm;雄花外花被片近扁圆形,宽约2 mm,兜状,背面中央具纵槽,内花被片近圆形,宽约1 mm,边缘有不规则的齿;雄花与内花被片近等长,花丝极短;雌花序的总梗长约1 cm,雌花外形与雄花相似,但内花被片边缘无齿,具3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6~8 mm,熟时黑色,具粉霜。花期5—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

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习性:生长于山坡、荒山及林边的半阴地。用种子繁殖。

繁殖:播种繁殖。

应用:园林地被栽植。根茎入药,具抗肿瘤作用,可作药膳。

3)华东菝葜Smilax sieboldii Miq.(图2.89.3)

img

图2.89.3 华东菝葜

形态:攀援灌木或半灌木,具粗短的根状茎。茎长1~2 m,有针状刺。叶草质,卵形,长3~9 cm,宽2~5(8)cm,先端长渐尖,基部常截形;叶柄长1~2 cm,约占一半具狭鞘,有卷须,脱落点位于上部。伞形花序具几朵花;总花梗纤细,长1~2.5 cm,通常长于叶柄或近等长;花序托不膨大;花绿黄色;雄花花被片长4~5 mm,内三片比外三片稍狭;雄蕊稍短于花被片,花丝比花药长;雌花小于雄花,具6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6~7 mm,熟时蓝黑色。花期5—6月,果期10月。

分布:辽宁(辽东半岛南端)、山东(山东半岛)、江苏(南部)、安徽(东南部)、浙江、福建(北部)和台湾(高山)。

习性:生林下、灌丛中或山坡草丛中,海拔1 800 m以下,在台湾可达2 500 m以上。

繁殖:播种繁殖。

应用:园林地被栽植。可用于攀附岩石、假山。

4)粉菝葜(金刚藤头)Smilax glauco-china Warb.(图2.89.4)

img

图2.89.4 粉菝葜

形态:落叶藤状灌木。叶互生,革质,长3.5~8 cm,宽1.8~4.5 cm,叶片长椭圆形至狭长椭圆形,或卵圆形,先端渐尖或钝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白色,脉3出;叶柄长基部具鞘,在鞘的顶端有2条卷须。伞形花序腋生;单性,异株。浆果球形,蓝黑色。花期4月,果期7—8月。

分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河南、陕西。

习性:生于山坡林下或灌丛林内。

繁殖:播种繁殖。

应用:粉菝葜叶色浓绿,是良好的观赏型垂直绿化材料。

5)菝葜(金刚刺、金刚藤、乌鱼刺、红灯果、金刚根、山梨儿、山菱角、霸王力)Smilax china L.(图2.89.5)

形态:常绿攀援状木质藤本,根茎横走地中,呈不规则的弯曲,肥厚,质硬,其上疏生须根,茎硬,节处弯曲,长0.7~2 m,有倒生或平出的疏刺。叶互生,革质,圆形或广椭圆形,叶片长5~7 cm,宽2.5~5 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阔楔形,有时近心脏形,3~5脉,有柄,全缘,背面绿色,叶柄长4~5 mm,沿叶柄下部两侧扩大成翼状,托叶线形或成卷须状。花单性异株,黄绿色,腋生伞形花序,花萼3枚,花瓣3片,雄蕊6枚,雌花花被与雄花相同,退化雄蕊成丝状,子房上位,3室。浆果球形,熟时红色。

分布:中国长江以南各地和日本。琉璃蛱蝶幼虫的主要食物之一就是菝葜。

习性:生于山坡林下。

繁殖:若种植可在3月播种。

应用:菝葜果色红艳,可用于攀附岩石、假山,也可作地面覆盖。

6)小果菝葜Smilax davidiana A.DC.

img

图2.89.5 菝葜

形态:攀援灌木,具粗短的根状茎。茎长1~2 m,少数可达4 m,具疏刺。叶坚纸质,干后红褐色,通常椭圆形,长3~7(14)cm,宽2~4.5(12)cm,先端微凸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下面淡绿色;叶柄较短,一般长5~7 mm,占全长的1/2~2/3,具鞘,有细卷须,脱落点位于近卷须上方;鞘耳状,宽2~4 mm(一侧),明显比叶柄宽。伞形花序生于叶尚幼嫩的小枝上,具几朵至10余朵花,多少呈半球形;总花梗长5~14 mm;花序托膨大,近球形,较少稍延长,具宿存的小苞片;花绿黄色;雄花外花被片长3.5~4 mm,宽约2 mm,内花被片宽约1 mm;花药比花丝宽2~3倍;雌花比雄花小,具3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5~7 mm,熟时暗红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贵州。

习性:生于海拔800 m以下的林下、灌丛中或山坡、路边阴处。

繁殖:播种繁殖。

应用:园林中在林下地被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