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蜡叶标本的制作要经过采集、压制、干燥、上台纸等几道工序。它是最古老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1)采集前的准备工作
(1)收集有关采集地点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和社会经济状况等文献资料,并整理成文。特别要注意准备与采集地点有关的地方植物志或植物检索表。
(2)工具和仪器(图3.1)

图3.1 常用园林树木学实习用具
标本夹:两块45 cm×30 cm的方格板,夹上附有背带或绳索。
吸水纸:用吸水性很强的草纸或旧报纸折叠成与标本夹同大或略小,3~5张一叠。
采集袋:可用普通的塑料袋代替原来使用的采集箱。
枝剪:木本植物只能采集枝条。
花铲或丁字小镐:用于挖草本植物的根。
标签:用卡片纸或其他硬纸裁成3 cm×2 cm的纸片,一端打眼穿线。
记录本:日记本大小,通常每册200页,印好项目内容,供野外填写。野外采集时应记录树木的产地、生境(如林地、草地、山坡或路边、田边等)。
其他:手持GPS、海拔仪、手持罗盘、牛皮纸袋、瓦楞纸(有条件)、乳胶、卷尺、测绳、围尺、测高器、解剖镜(公用)、手持放大镜、照相机和防雨设备等。
2)采集
(1)采集时间 应在植物的花果期采集。在一年中应在花果最多的季节采集,一般春秋季节是采集的黄金季节。鉴于野外实习时的时间限制,可能看不到有些植物的开花和结实情况,而一份完整的植物标本应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各种器官齐全,如缺乏哪一部分,应选择适当的季节及时补采。就一天而言,采集的时间最好在上午露水消失以后。
(2)采集地点和路线 选择采集标本的路线应具代表性。宜选植物种类较丰富的路线和地点,并注意往返路线不要重复,以保证在同样时间下采集到最多的标本。由于不同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或相同的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因而,对不同环境中的植物都应尽力予以采集。
(3)应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且有花或有果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
(4)一般情况下,每种至少要采集3~5份标本,编为同一号,便于日后进行比较研究,或将来作为副号标本用于交换。
(5)如果是雌雄异株或杂性异株,则应分别从各类植株上采集。
(6)寄生植物要附有寄主标本。
(7)对于成年树,最好采集中上部的典型枝条。如果遇到同一植物的枝条(叶)外形有两种类型,如柘树有的没刺,有的有刺;又如银杏有长短枝之分,则两种类型都要采集。
(8)采下的标本要立即挂上标签,写上采集人和采集号(用铅笔写)。
(9)在标本编号后,同时要做好野外记录(用铅笔写),包括采集日期、地点、海拔、生境、性状等各项。采集地点要尽量详细,要让他人据此可以采到此种,对标本本身难以反映的植株高度、质地、花果色泽等,尤其需要填写清楚(此项工作也可在标本集中压制时记录,但诸如花色、分布海拔、伴生植物、分布频度等内容最好当时填写,以免过后忘记)。如果植物有脱落的果实或种子等器官,则应装入小纸袋中,并与枝叶标本编相同的号。
(10)必要时对植物拍照并编号。
(11)有些植物有毒,在采集时注意不要随便品尝,以免中毒或过敏。
(12)采集时要注意保护植物资源,不能恣意破坏,禁止掠夺性的采集,对珍稀濒危植物更要如此。对于木本植物的枝条,大小掌握在40 cm、宽25 cm范围内。
(13)标本采集后,先作简单的修整,并放入塑料袋内,待合适的时间集中压制。
3)标本的压制
标本压制的目的,在于避免叶片的卷皱和幼嫩器官的过分收缩,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吸除新鲜标本所含的水分,使其形态和颜色尽快固定,不可采用晾晒和烘干的办法。
(1)标本个体的大小,以能放入标本纸内宜于压制为妥。较大的草本,要经过一或几次“之”字形折曲。若一个复叶太大,可留着顶端小叶剪掉总叶轴一侧的小叶片,叶轴也可折曲但不能剪短。有刺植物垫上厚纸轻压。
(2)标本应铺平展开,将枝叶理顺,再选1~2片翻压。如标本太小,可将几个同号的标本压在一张标本纸上。若枝叶过密可适当疏去一些,但要留下明显的痕迹。经过修整,使之不但形状好看,并能显出花果及其顺序排列的性状及方式。

图3.2 树木标本压制示意图
1.将树木铺展在两层吸水纸和两层瓦楞纸中;2.将捆紧的标本夹放在架子上,用100 W的加热灯加热烤干;3.放置易脱落种子、果实、叶片、花等的纸袋折叠过程;4.装订标本的用具;5.完整的植物蜡叶标本
(3)具球茎的草本,有的在标本夹中继续生长,可在开水中浸10 min或用5%酒精溶液浸泡1~2 d杀死再压。
(4)压制时以不压坏花冠、子房等幼嫩器官为宜,过松不易压平,也不易吸去水分。
(5)在采集标本的当天,应及时整理,注意梳理枝叶,换上干燥的标本纸压制。然后放在通风、透光、温暖的地方,在最初2~3 d要早晚两次换纸,以后每天可换纸一次。换下的湿纸要随即晾干或烤干。如有条件,以瓦楞纸压制标本,方法如下:标本夹底层先放一张瓦楞纸,在上面平铺一张吸水纸或报纸(大小不能超过瓦楞纸),将标本铺展其上,再在其上铺上一层吸水纸,再放上一张瓦楞纸,如此压制到一定厚度(小于50 cm),将标本夹用绳捆实,置于一架子上,用吹风机或加热灯(电炉)烤干,用这种方法压制一个晚上就能压好植物标本(图3.2)。标本烤干后,及时换压到普通标本夹上,保存好标本,等待鉴定和制作。注意:在放置标本夹时,注意加热灯与标本夹的距离,防止在烤干时引起标本纸着火,引起火灾!
(6)在整理新采的标本时,可将易干燥的和不易干燥的,体积较大的和枝叶平整的标本分别压制。
(7)对常绿带球果的裸子植物标本如油松可用较厚的吸水纸轻压,在球果突起处垫上厚纸。
(8)花部可用滤纸片衬托轻压,最好是液浸。
(9)拿出标本,如能挺直不弯时,表示已经压制成功,但应选留保住原色的为合格标本。
4)标本成装
上台纸:标本全干后,可以放在白台纸上:标准台纸长约40 cm、宽约29 cm。一般无定格,但过小了,做出的标本不美观。将已干燥的标本放到白色台纸上的适中位置,然后用纸条粘定,或用线固定,用较有韧性的纸条穿孔固定也可(图3.3)。之后,将野外记录贴在左上角,上面应有采集地点和环境、采集日期和采集者等信息。标本台纸的右下角则贴鉴定标签(图3.4),上面应有科名、拉丁学名和中文名称。

图3.3 树木蜡叶标本样本

图3.4 植物鉴定标签
标本做好后,要进行消毒,以防病虫害。原先多用氯化汞消毒,方法是用消毒液浸一下,用毛刷子给标本刷上消毒液即可。目前用超低温冰箱做冷冻消毒,安全而方便。
蜡叶标本的保存:蜡叶标本应于干燥通风的专用标本室和密闭性能良好的标本橱中保存。标本橱内要分设多层多格,每层分放干燥剂与樟脑丸,适时更换,并定时用低温冰柜冷冻杀虫,保持室内干燥,以达防霉防虫的目的。标本橱的每格内存放的标本份数不宜太多,以免压坏。珍贵标本,还可在台纸上顶边粘贴与台纸等大的透明硫酸纸或塑料薄膜作盖纸,或将标本置于专门的透明袋内,以免磨损,以利更好地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