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落叶松属Larix Mill.

1.4.7 落叶松属Larix Mill.

本属约18种,分布于北半球寒冷地区。中国产10种1变种,引入栽培两种。

1)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Kuzen

形态:乔木,高达35 m,胸径90 cm;树冠卵状圆锥形。一年生长、短枝均较细,淡褐黄色,无毛或略有毛,基部有毛;短枝顶端有黄白色长毛。球果卵圆形,果长1.2~3 cm,鳞背无毛,幼果红紫色,熟时变黄褐色或紫褐色;苞鳞不外露,但果基部苞鳞外露。

分布:东北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辽宁。

习性:喜光,为强阳性树,极耐寒,能耐-51℃的低温,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强,能生长于干旱瘠薄的石砾山地及低湿的河谷沼泽地带,生长较快。

繁殖:种子繁殖。

应用:园林绿化中常成片栽植,早春嫩叶初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2)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

形态:乔木,高可达30 m,胸径达1 m;1年生长枝淡黄或淡红褐色,有白粉。球果广卵形,长2~3 cm;种鳞上部边缘向后反卷。

分布:原产日本,中国已引入栽培。

习性: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力强。

繁殖:种子繁殖。

应用:园林中可作风景林。

3)红杉Larix potaninii Batal.

形态:乔木,高可达30 m;小枝下垂,一年生长枝红褐色或淡紫褐色。球果长圆状或圆柱形,长3~5 cm,径2~3.5 cm,熟时呈灰褐色,苞鳞外露。

分布:中国西南部高山,见于甘肃、四川、云南等省。

习性:喜光,为强阳性树,耐寒、耐瘠薄和湿地。

繁殖:种子繁殖。

应用:为高山地带园林绿化树种。

4)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图1.4.10)

img

图1.4.10 华北落叶松

1.球果枝 2.球果
3.种鳞 4.种子

形态:乔木,高达30 m,胸径1 m;树冠圆锥形,树皮暗灰褐色,呈不规则鳞状裂开,大枝平展,小枝不下垂或枝梢略垂,1年生长枝淡褐黄或淡褐色,幼时有毛,后脱落,枝较粗,径1.5~2.5 mm,2~3年枝变为灰褐或暗灰褐色,短枝顶端有黄褐色或褐色柔毛,径亦较粗,为2~3 mm。叶长2~3 cm,宽约1 cm,窄条形,扁平。球果长卵形或卵圆形,长2~4 cm,径约2 cm。种子灰白色,有褐色斑纹,有长翅。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分布:华北地区、华西地区,在河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也有引种栽培。

习性:强阳性,极耐寒,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喜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耐瘠薄,但生长极慢。

繁殖:种子繁殖。

应用:树冠整齐,圆锥形,叶轻柔而潇洒,常作风景林。适合于较高海拔和较高纬度地区的植物配置。

5)黄花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

形态:乔木,高达30 m,胸径达1 m。树冠尖塔形。一年生枝淡红褐色或淡褐色,具长毛或短毛。球果卵形或卵圆形,长1.4~4.5 cm;苞鳞不外露。花期4—5月,果8月中旬成熟。

分布:黑龙江东南部、吉林长白山以及辽宁省。

习性:喜光,强阳性树,幼苗不耐阴。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有一定的耐旱、耐水湿能力。

繁殖:种子繁殖。

应用:为东北南部地区重要造林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