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杜仲科Eucommiaceae
落叶乔木,高达20 m,胸径1 m;树皮灰褐色,粗糙;植株具丝状胶质。幼枝被黄褐色毛,逐渐脱落,老枝皮孔显著。芽卵圆形,光红褐色。单叶互生,椭圆形、卵形或长圆形,薄革质,长6~15 cm,宽3.5~6.5 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羽状脉,具锯齿;叶柄长1~2 cm,无托叶。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被,先叶开放,或与新叶同出。雄花簇生,花梗长约3 mm,无毛,具小苞片,雄蕊5~10,线形,花丝长约1 mm,花药4室,纵裂;雌花单生小枝下部,苞片倒卵形,花梗长8 mm,子房无毛,1室,先端2裂,子房柄极短,柱头位于裂口内侧,先端反折,倒生胚珠2,并立、下垂。翅果扁平,长椭圆形,长3~3.5 cm,宽1~1.3 cm,先端2裂,基部楔形,周围具薄翅。种子1粒,扁平线形,垂悬于顶端,长1.4~1.5 cm,宽3 mm,两端圆;富含胚乳;胚直立,与胚乳等长;子叶肉质,扁平;外种皮膜质。本科仅1属1种。我国特有。
杜仲(胶木)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图2.35.1)
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 m,胸径50 cm。树冠圆球形。树皮深灰色,枝具片状髓,树体各部折断均具银白色胶丝。小枝光滑,无顶芽。单叶互生,椭圆形,长7~14 cm,有锯齿,羽状脉,老叶表面网脉下凹,无托叶。花单性,花期4—5月,雌雄异株,无花被,生于幼枝基部的苞叶内,与叶同开放或先叶开放。翅果扁平,长椭圆形,顶端2裂,种子1粒。果期10—11月。
分布:山东、河北、江苏、四川、安徽、陕西、湖北、河南、贵州、云南、江西、甘肃、湖南、广西等地都有种植。
习性:喜阳光充足、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丘陵、平原均可种植,也可利用零星土地或四旁栽培。本植物的嫩叶(新芽)亦供药用;另外,通常药用的杜仲是树木的韧皮部。
繁殖:种子繁殖,也可扦插繁殖。
应用:公园绿化、行道树、景观林。干皮入药。

图2.35.1 杜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