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1 七叶树属Aesculus Linn.

2.70.1 七叶树属Aesculus Linn.

落叶乔木,稀灌木。掌状复叶具长柄,小叶5~9,有锯齿。圆锥花序直立而多花;花萼钟状或管状,花瓣具爪。

1)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unge(图2.70.1)

img

图2.70.1 七叶树

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5 m。树冠庞大圆球形;树皮灰褐色,片状脱落。小枝粗壮,栗褐色,光滑无毛,髓心大;顶芽大;掌状叶,小叶5~7,倒卵状长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倒披针形,基部楔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仅背面脉上疏生柔毛。花小,花瓣4,白色,上面两瓣常有橘红色或黄色斑纹,雄蕊通常7;呈顶生直立圆锥花序,近圆柱形。蒴果球形,径3~5 cm,黄褐色,密生疣点,种子深褐色。花期5月,果熟期9—10月。

分布:原产黄河流域,山西、陕西、河北、江苏、浙江等地有栽培。

习性: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也耐寒,喜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深根性,萌芽力不强;生长速度中等偏慢,寿命长。

繁殖:主要用播种法,扦插、高压法也可。

应用:本种树干耸直,树冠开阔,姿态雄伟壮丽,冠如华盖,叶大而形美,遮阴效果好。初夏又开白花,硕大的花序竖立于叶簇中,似一个华丽的大烛台,蔚然可观,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之一,也是五大佛教树种之一,最宜栽作庭荫树及行道树。中国许多古刹名寺,如杭州灵隐寺、北京大觉寺、卧佛寺等处都有此种大树,可列植、对植、孤植和丛植,如以其他树种陪衬,则更显雄伟壮观。七叶树种子可入药,榨油可供制肥皂等。木材细,供小工艺品及家具等用材。

2)欧洲七叶树Aesculus hippocastanum L.

形态:落叶乔木,通常高25~30 m。小枝幼时有棕色长柔毛,后脱落;冬芽卵圆形,有丰富树脂。小叶5~7,无柄,倒卵状长椭圆形至倒卵形,基部楔形,先端短急尖,边缘有不整齐重锯齿,背面绿色,幼时有褐色绒毛,后仅近基部脉腋留有簇毛。花较大,径约2 cm,花瓣4或5,白色,基部有红、黄色斑;呈顶生圆锥花序。蒴果近球形,径约6 cm,褐色,果皮有刺。花期5—6月,果熟期9月。

分布:原产希腊北部和阿尔巴尼亚地区;北京、上海、青岛等地有引种栽培。

习性:喜光,稍耐阴,耐寒,喜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

繁殖:主要用播种法,变种可用芽接繁殖。

应用:本种树体高大雄伟,树冠广阔,绿荫浓密,花序美丽,在欧、美洲各国广泛栽作行道树及庭园观赏树。木材良好,可制家具。

3)日本七叶树Aesculus turbinata Bl.(图2.70.2)

形态:落叶乔木,高达30 m,胸径2 m。小枝淡绿色,幼时有短柔毛;冬芽卵形,有丰富的树脂。小叶无柄,5~7枚,倒卵状长椭圆形,先端短急尖,基部楔形,缘有不整齐重锯齿,背面略有白粉,脉腋有褐色簇毛。花较小,花瓣4或5,白色或淡黄色,有红色斑纹;圆锥花序顶生,直立。蒴果近洋梨形,顶端常突起,深棕色,有疣状突起。花期5—6月,果熟期9月。

img

图2.70.2 日本七叶树

分布:原产日本;上海、青岛等地有引种栽培。

习性:性强健,喜光、耐寒、不耐旱。

繁殖:播种繁殖。

应用:本种树体高大雄伟,树冠广阔,绿荫浓密,花序美丽,宜作行道树及庭荫树。木材细密,可作器具及建筑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