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形态术语
1)树冠
树冠是由树木的主干与分枝部分组成的。树冠的形状取决于树种的分枝方式。树冠的主要形状和树种实例如下:
尖塔形:落羽杉、水杉 圆锥形:华北落叶松
圆柱形:箭杆杨 窄卵形:毛白杨
卵 形:白玉兰 广卵形:槐树
圆球形:白榆 扁球形:杏
杯 形:悬铃木(人工修剪) 伞 形:龙爪槐
平顶形:合欢
2)树皮
光滑:梧桐 细纵裂:臭椿
浅纵裂:麻栎 深纵裂:刺槐、板栗
条状浅裂:毛梾 不规则纵裂:黄檗
鳞片状剥裂:榔榆、青檀、白皮松 鳞块状开裂:油松
长条状剥裂:楸树、圆柏、侧柏 纸状剥裂:白桦、红桦
环状剥裂:山桃、樱桃 小方块状开裂:柿树、君迁子
3)枝条及变态
树木的主轴为树干,树干分出主枝,主枝分出枝条,最后的一级为一年生小枝。
二年生以上的枝条称为小枝。木质化的一年生枝条为一年生枝。生长不到一年,未完全木质化的着叶枝条为新梢或称当年生小枝。根据小枝着生的位置可分为:顶生枝条和侧生枝条。根据枝条节间的长短大小可分为长枝和短枝。长枝的节间长而明显,侧芽间距远,而短枝的节间较短。
叶痕:叶片脱落后,叶柄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不同树种叶痕的大小和形状不同。根据叶痕的着生状况可判断叶子是互生、对生还是轮生。
维管束痕:又称叶迹,是叶柄中的维管束在叶脱落后留下的痕迹。不同树种维管束痕的组数及其排列方式是鉴定树种的重要依据之一。
4)芽的类型及形态
芽是枝条和繁殖器官的原基,是茎、枝、叶和花的雏形。
(1)芽的类型按芽的性质分为:
①叶芽 发芽后发育形成枝和叶,也称枝芽或营养芽。
②花芽 发芽形成花序或花。
③混合芽 发芽后同时形成枝叶和花(花序)。
(2)芽的类型按芽的位置分为:
①顶芽 位于枝条顶端的芽。
②侧芽 位于叶腋内的芽,又称腋芽。
③隐芽 隐藏在枝条内不外露的芽。
④假顶芽 顶芽退化,由离顶芽位置最近的侧芽代替,该芽称为假顶芽。
⑤主芽和副芽 腋芽具有两枚以上时,最发达的芽称为主芽。位于主芽上部、下部或两侧的芽称为副芽。
⑥叠生芽 主芽和副芽上下叠生,如皂角、紫穗槐。
⑦并生芽 主副芽并列而生,如山桃。
⑧不定芽 芽产生的位置不固定,不生于叶腋内。
(3)芽的类型按有无芽鳞分为:
①鳞芽 具有芽鳞的芽。
②裸芽 芽体裸露,无芽鳞包被。
③花蕾 为裸露的越冬花芽,如核桃雄花序芽。
5)髓心
髓心位于枝条的中心。髓心按质地分为:
(1)实心髓 髓心充实。
(2)分隔髓 髓有空室的片状横隔,如杜仲、枫杨。
(3)空心髓 髓心部分为中空的髓腔,如毛泡桐。
(4)髓心的颜色 白色、黄褐色等。
6)刺、毛被和宿存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