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扁柏属Chamaecyparis Spach

1.6.4 扁柏属Chamaecyparis Spach

本属共5种及1变种,中国有1种及1变种,并引入栽培4种。

1)日本花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Sieb.et Zucc.)Endl.(图1.6.3)

img

图1.6.3 日本花柏

1.球果枝 2.鳞叶
3.球果 4.种子

形态:常绿乔木,在原产地高达50 m,胸径1 m;树冠圆锥形。叶表暗绿色,下面有白色线纹,鳞叶端锐尖,略开展。球果圆球形,径约6 mm。种子三角状卵形,两侧有宽翅。

分布:原产日本。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城市园林中有栽培。

习性:中性而略耐阴;喜温凉湿润气候,喜湿润土壤。

繁殖:用播种及扦插法繁殖。

应用:适于各类公园和风景区园林绿化。

本种培育出的栽培品种有3种:

(1)绒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Squarrosa’

形态:树冠塔形,大枝近平展,小枝不规则着生,非扁平,灌木或小乔木,高5 m。叶条状刺形,柔软,长6~8 mm,下面有两条白色气孔线。

分布:原产日本。中国庐山、黄山、南京、杭州、长沙等地有栽培,供观赏。

习性:喜光,亦耐半阴。喜温凉湿润气候,不喜干燥土壤。

繁殖:种子繁殖。

应用:在园林中可孤植、丛植或作绿篱用。枝条纤细优美秀丽,具有独特的姿态,观赏价值很高。

(2)羽叶花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Plumosa’

形态:灌木或小乔木,树冠圆锥形,枝叶浓密;鳞叶钻形,长3~4 mm,柔软,开展,呈羽毛状。

分布、习性和繁殖同日本花柏。

应用:长江流域以南城市庭园栽培为观赏树。

(3)线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Filifera’

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细长而下垂,华北多盆栽观赏,江南有露地栽培者。

繁殖:用侧柏作砧木行嫁接法繁殖。

分布、习性和应用同日本花柏。

2)日本扁柏Chamaecyparis obtusa(sieb.et Zucc.)Endl.(图1.6.4)

img

图1.6.4 日本扁柏

1.球果枝 2.鳞叶
3.球果 4.种子

形态:常绿乔木,高达40 m,胸径1.5 m,树冠尖塔形;树皮赤褐色。鳞叶尖端较钝。球果球形,径0.8~1 cm,种鳞常为4对,子叶2枚。花期4月,球果10—11月成熟。

分布:原产日本。中国青岛、南京、上海、杭州、河南、江西、台湾、浙江、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习性:对阳光要求中等而略耐阴,喜凉爽而温暖湿润气候,喜生于排水良好的山地。

繁殖:扦插法繁殖。

应用:树形挺秀,枝叶多姿,许多品种具有特殊的枝形和树形,故常用于庭园配植用。可作园景树、行道树、树丛、风景林及绿篱用。材质坚韧,耐腐,芳香,宜供建筑及造纸用。

本种培育出著名的观赏品种有4种:

(1)云片柏Chamaecyparis obtusa‘Breviramea’

形态:小乔木,高达5 m,生鳞叶的小枝呈云片状。

分布:原产日本。

习性和繁殖同日本扁柏。

应用:中国南京、上海、庐山、杭州等地引种栽培为观赏树。

(2)孔雀柏Chamaecyparis obtusa‘Tetragona’

形态:灌木或小乔木;枝近直展,生鳞叶的小枝辐射状排列,或微排成平面;鳞叶背部有纵脊,光绿色。

分布:原产日本,中国南京、庐山、杭州等地引种栽培为观赏树,生长较慢。

习性:同日本扁柏。

繁殖:种子繁殖,也可扦插繁殖。

应用:各类园林绿地,也可做盆景观赏。

(3)金孔雀柏Chamaecyparis obtusa‘Tetragona Aurea’

形态:矮生,圆锥形,紧密,生长慢,枝近直展;生鳞叶的小枝呈辐射状排成云片形,较短,枝梢鳞叶小枝四棱状,鳞叶背部有纵脊,亮金黄色。

分布:庐山、昆明等地有栽培。

习性、繁殖和应用同孔雀柏。

(4)凤尾柏Chamaecyparis obtusa‘Filicoides’

形态:灌木,较矮生,生长缓慢,小枝短,扁平而密集,外形如凤尾蕨状,鳞叶小而厚,顶端钝,背具脊,极深亮绿色,为日本品种。

分布:在杭州、上海等地有引种栽培。

习性和繁殖同孔雀柏。

应用:为著名观赏树种。可用于公园、风景区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