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花的形态及其术语
花是种子植物进行有性繁殖的主要器官,是种子植物固有的特征之一。从演化的观点来看,花是由枝变态而来的,花也有花茎与花叶之分。被子植物的花,花的花梗、花托相当于花茎,花的花被(包括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相当于花叶(图0.5)。花的各部常随植物种属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其与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比较,这些差异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故花的特征是植物分类鉴定的主要根据。

图0.5 花形态示意图
1)花的组成
花一般由花梗、花托、花被(包括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几个部分组成。
(1)花梗 又称为花柄,为花的支持部分,自茎或花轴长出,上端与花托相连。其上着生的叶片,称为苞叶、小苞叶或小苞片。
(2)花托 为花梗上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膨大部分。其下面着生的叶片称为副萼。花托常有凸起、扁平、凹陷等形状。
(3)花被 包括花萼与花冠。
①花萼:为花朵最外层着生的片状物,通常绿色,每个片状物称为萼片,分离或联合。
②花冠:为紧靠花萼内侧着生的片状物,每个片状物称为花瓣。花冠有离瓣花冠与合瓣花冠之分。
a.离瓣花冠:花瓣彼此分离的花冠。花瓣上部宽阔部分称为瓣片,下面狭窄部分称为瓣爪。属于此种类型的花冠,从基数性划分有:三数性的花冠(如葱)、四数性的花冠(如菘兰)及五数性的花冠(如梅)。从形状上划分有:蝶形花冠(如槐)、矩形花冠(如延胡索)及兰形花冠(如白及)。
b.合瓣花冠:花瓣彼此联合的花冠。花瓣联合的下方狭窄部分称为花冠管部,上方宽阔部分称为花冠舷部,花冠管部与花冠舷部交会处称为花冠喉部,而花冠舷部外侧未联合部分则称为花冠裂片。属于此种类型的花冠,可从花瓣基数性进行划分外,主要是从外形上进行划分,这些花冠是:钟状花冠(如党参)、壶状或坛状花冠(如滇白珠树)、漏斗状花冠(如裂叶牵牛)、高脚碟状(如迎春花)、轮状或辐状花冠(如枸杞)、钉状花冠(如密蒙花)、管状花冠(如红花)、唇形花冠(如丹参)、有矩唇形或假面状花冠(如金鱼草)及舌形花冠(如蒲公英)。此外,既有花萼又有花冠的花称为重被花(如月季),仅有花萼或花冠的花称为单被花(如芫花),既无花萼又无花冠的则称为无被花(如杜仲)。
③花被的排列。
a.镊合状排列:花被片彼此互不覆盖,状如镊合的(如桔梗)。
b.包旋状排列:花被片彼此依次覆盖,状如包旋的(如木槿)。
c.覆瓦状排列:花被片中的一片或一片以上覆盖其邻近两侧被片,状如覆瓦的(如夏枯草)。基本属于此种排列方式,但较特殊的,尚有如下两种排列。真蝶形排列:即花瓣5片,上方1片宽大如旗的称为旗瓣,两侧2片稍小,附贴如翼的称为翼瓣,下方2片最小,相对着生,如船龙骨状的称为龙骨瓣,具有此种形状的花冠,且旗瓣覆盖着翼瓣,翼瓣覆盖着龙骨瓣的,为真蝶形花冠(如葛)。假蝶形排列:即花瓣5片,亦有旗瓣、翼瓣、龙骨瓣之分,但其覆盖情况则是翼瓣覆盖着旗瓣,同时也覆盖着龙骨瓣的,为假蝶形花冠(如云实)。
(4)雄蕊群 由一定数目的雄蕊组成,雄蕊为紧靠花冠内部所着生的丝状物,其下部称为花丝,花丝上部两侧有花药,花药中有花粉囊,花粉囊中贮有花粉粒,而两侧花药间的药丝延伸部分则称为药隔。
①雄蕊的类型。
a.分生雄蕊:雄蕊多数,彼此分离,长短相近(如桃)。
b.四强雄蕊:雄蕊6枚,彼此分离,4枚较长,2枚较短(如油菜)。
c.二强雄蕊:雄蕊4枚,彼此分离,2枚较长,2枚较短(如芝麻)。
d.多体雄蕊:雄蕊多数,于花丝下部彼此联合成多束(如金丝梅)。
e.二体雄蕊:雄蕊10枚,于花丝下部9枚彼此联合,另1枚单独存在,形成2束(如槐树)。
f.单体雄蕊:雄蕊多数,于花丝下部彼此联合成管状(如黄蜀葵)。
g.聚药雄蕊:雄蕊5枚,于花药甚至上部花丝彼此联合成管状(如半边莲、旋覆花)。
②花丝的着生。雄蕊花丝在药隔上的着生方式与位置有:
a.底着:花丝着生在药隔基部(如莲)。
b.背着:花丝着生在药隔近基部(如白花曼陀罗)。
c.丁着:花丝着生在药隔中部(如石蒜)。
d.个着:花丝着生在药隔顶部,花药叉开形如个字(如地黄)。
③花药的开裂。雄蕊花药开裂的方式有:
a.孔裂:花药顶部孔状开裂(如龙葵)。
b.瓣裂:花药中部瓣状开裂,并能自动开启如盖(如豪猪刺)。
c.纵裂:花药由上至下纵向开裂(如蒲草)。
④雄蕊的花粉粒。花粉粒在显微镜下,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特征,并对植物种属的分类和鉴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a.花粉粒的组成:常见的有单粒(如一般被子植物)、四分体(如石竹科植物)、花粉块(如部分兰科植物)。
b.花粉粒的形状:常见的有圆形(如月季)、椭圆形(如蜡梅)、三角形(如丁香)、五边形(如三色堇)。
c.花粉粒的表面。常见的有:
·光滑的(如银杏)。
·具槽的:包括单槽的(如黄精)、三槽的(如蛇莓)、多槽的(如薄荷)。
·具萌发孔的:包括单萌发孔的(如扁豆)、三萌发孔的(如丁香)、多萌发孔的(如瞿麦)。
·具突起的:包括细小突起的(如细辛)、刺状突起的(如旋覆花)。
·具网纹的:包括细网纹的(如水蓼)、粗网纹的(如蒲公英)。
·具气囊的(如马尾松)。
(5)雌蕊群 由一定数目的雌蕊所组成,雌蕊为花最中心部分的瓶状物,相当于瓶体的下部为子房,瓶颈部为花柱,瓶口部为柱头,而组成雌蕊的包片则称为心皮。若将子房切开,则所见空间称为子房室,室的外侧为子房壁,室与室间为子房隔膜,子房壁或子房隔膜上着生的小珠或小囊状物为胚珠,胚珠着生的位置为胎座,胎座的上下延伸线为腹缝线,而腹缝线的对侧则是背缝线。
雌蕊的类型很多,有以下类型:
①依心皮的联合状况划分。
a.离生心皮:雌蕊即心皮2个以上,各自于边缘愈合成分离的雌蕊,所成子房为单子房(如乌头)。
b.合生心皮:雌蕊即心皮2个以上,彼此愈合成1个合生的雌蕊,所成子房为复子房(如藜芦、黄精、葱)。
②依子房位置划分(图0.6)。
a.子房上位:雌蕊子房着生于凸出或平坦的花托上,而侧壁不与花托愈合。由于花的其他部分的基部位于子房下面,所以又称为花下位(如白花曼陀罗)。
b.子房周(中)位:雌蕊子房着生于凹陷的花托上,而侧壁不与花托愈合。由于花的其他部分的基部位于子房四周,所以又称为花周位(如桃)。

图0.6 雌蕊依子房位置划分类型示意图
c.子房下位:雌蕊子房着生于凹陷的花托上,而侧壁与花托愈合。由于花的其他部分的基部位于子房上面,所以又称为花上位(如丁香)。
③依胎座的类型划分。
a.边缘胎座:心皮1枚,心皮边缘愈合成单室子房,胚珠着生于子房内侧壁的腹缝线上(如扁豆)。
b.侧膜胎座:心皮数枚,彼此于边缘愈合成单室子房,胚珠着生于子房内侧壁的腹缝线上(如龙胆)。
c.中轴胎座:心皮数枚,彼此愈合成多室子房,胚珠着生于子房的中轴上(如白花曼陀罗)。
d.中央胎座:心皮数枚,彼此愈合成单室子房,胚珠着生于子房的中央。包括:
·特立中央胎座为胚珠多枚着生于子房中柱上的中央胎座(如过路黄);
·顶生胎座为胚珠1枚着生于子房室顶上的中央胎座(如芫花);
·基生胎座为胚珠1枚着生于子房基部的中央胎座(如红花)。
2)花的类型
(1)从组成划分
①完全花:各部组成齐全的花(如月季花)。
②不完全花:缺乏其中某一或数个组成部分的花(如杜仲花)。
(2)从性别划分
①两性花:同时具雌蕊与雄蕊的花(如旋覆花的管状花)。
②单性花:只具雌或雄蕊的花(如旋覆花的舌状花)。其中又有下列3种情况:
·雌雄同株,雌花与雄花同时着生在一株植物上(如蒲草);
·雌雄异株,雌花与雄花分别着生于不同株的植物上(如大麻);
·杂性同株,雌花、雄花、两性花同时着生在一株植物上(如番木瓜)。
③无性花:不具雌蕊及雄蕊的花(如矢车菊的漏斗状花)。
(3)从对称性划分
①辐射对称花:具有两个以上对称面的花(如芫花)。
②两侧对称花:只具有1个对称面的花(如忍冬)。
③不对称花:没有对称面的花(如马先蒿)。
3)花序
花在花枝(花轴)上排列的方式称为花序。花轴有主轴与侧轴之分,一般由顶芽萌发出的为主轴,由腋芽萌发出或自主轴分枝出的为侧轴。花轴又有长短之分,花轴的节间长的为花轴长,花轴的节间短的为花轴短。
花序的类型很多,主要根据主轴顶端是否能无限生长(或花开放的顺序)、主侧轴的长短、分枝状况及质地等来划分。通常分为无限花序、有限花序及混合花序三大类:
(1)无限花序 为花序主轴顶端能不断生长,花开放的顺序,是由下向上或由周围向中央,最先开放的花是在花序的下方或边缘。这类花序包括:
①总状花序(图0.7):为主轴、侧轴皆较长,侧轴不再分枝,且长短大小相近的花序(如荠菜)。
②伞房花序:为主轴、侧轴皆较长,侧轴虽不再分枝,但下方侧轴远较上方侧轴为长,至顶面略近于齐平的花序(如麻叶绣球)。
③复总状花序:为主轴、侧轴皆较长,侧轴又再作总状分枝的花序。此种花序因形状略似一圆锥,故又称为圆锥花序(如南天竹)。
④穗状花序(图0.7):为主轴长,侧轴短,侧轴不再分枝,而主轴较硬,直立,粗细较正常的花序(如车前草)。
⑤葇荑花序(图0.7):为主轴长,侧轴短,侧轴不分枝或微分枝,但主轴较细软,通常弯曲下垂的花序。其上着生的花常为单性花(如杨树)。
⑥肉穗花序:为主轴长,侧轴短,侧轴不分枝或微分枝,但主轴较肥大的花序。由于其外常有一极长大状如烛焰的总苞,故又称为佛焰花序(如马蹄莲)。
⑦复穗状花序:为主轴长,侧轴短,而侧轴再作穗状分枝的花序(如小麦)。
⑧伞形花序(图0.7):为主轴短,侧轴长,侧轴不再呈伞状分枝的花序(如五加)。
⑨复伞形花序:为主轴短,侧轴长,而侧轴上端又再呈伞状分枝的花序(如柴胡)。
⑩球穗花序:为主轴短,侧轴亦短,且主轴顶端较肥大凸出,而略近于球形的花序(如悬铃木)。
头状花序:为主轴短,侧轴亦短,主轴顶端虽亦肥大,但较平坦或微凹的花序。由于其外形略似花篮,所以又称为篮状花序(如向日葵)。
隐头状花序:为主轴短,侧轴亦短,但主轴顶端极度肥大,并明显凹陷呈坛状,花隐藏着生于坛状花轴内的花序(如无花果)。
(2)有限花序 为花序主轴顶端先开一花,因此主轴的生长受到限制,而由侧轴继续生长,但侧轴上也是顶花先开放,故其开花的顺序为由上而下或由内向外。这类花序包括:
①镰状聚伞花序:为主轴上端节上仅具一侧轴,分出侧轴又继续向同侧分出一侧轴,整体形状略似一镰刀的花序。因其常呈螺状卷曲,故又称为螺状聚伞花序(如附地菜)。
②蝎尾状聚伞花序:为主轴上端节上仅具一侧轴,所分出的侧轴又继续向两侧交互分出一侧轴,整体形状略似一蝎尾的花序(如香雪兰)。
③二歧聚伞花序(图0.7):主轴上端节上具二侧轴,所分出侧轴又继续同时向两侧分出二侧轴的花序(如繁缕)。
④多歧聚伞花序:主轴上端节上具3个以上侧轴,分出侧轴又作聚伞状分枝(如泽膝花)。
此外,尚有一种特殊的有限花序称为轮伞花序,此种花序的排列与结构为:在植物茎上端具对生叶片的各个叶腋处,分别着生有两个细小的聚伞花序,故各茎节处有4个小花序着生呈轮状,如此各节层层向上排列,即构成了此种轮伞花序。轮伞花序严格地说,不是一种独立的花序类型,而只是聚伞花序的一种特殊排列着生形式(如筋骨草)。

图0.7 部分花序形态示意图
(3)混合花序 为具有两种以上类型特征混合组成的花序。此种花序往往没有单独固定的名称,而更多的情况则是以某种类型花序呈某种方式排列来进行说明,如滇紫草的花序,即描述为镰状聚伞花序排列呈复总状或圆锥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