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4 刺槐属Robinia L.
柄下裸芽。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全缘,对生或近对生;具托叶刺。
本属约20种,产北美及墨西哥,中国引进2种。
1)刺槐(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
形态:落叶乔木,高10~25 m。树冠椭圆状倒卵形。树皮灰褐色,浅至深纵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9,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钝或微凹,有小尖,基部圆形。总状花序腋生,花白色,芳香。荚果扁。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分布:原产北美,20世纪初引入中国。为北方重要的生态建设树种。
习性:强阳性树,不耐荫庇。喜较干燥而凉爽气候,耐干旱、瘠薄。在石灰性土壤、酸性土、中性土及轻盐碱土上均能生长。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低山丘陵、河滩、渠道边生长最快,不耐涝。速生,寿命短。浅根性,在风口处易发生风倒、风折。
繁殖:播种繁殖。秋季采种,干藏,春季浸种催芽后播种。也可插根、插条及根蘖繁殖。苗期应注意抹芽,剪徒长枝,及时去根蘖,以培育通直的主干。
应用:刺槐树体高大,树荫浓密,叶色鲜绿,花期长,开花时洁白串花挂满枝头,芳香四溢,适宜庭院、道路绿化种植,是各地郊区“四旁”绿化,铁路、公路沿线绿化常用树种,也是优良的矿区绿化及水土保持、土壤改良、荒山造林树种,又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该种的变型是:
无刺洋槐Robinia pseudoacascia f.inermis(Mirbel.)Rehd.,树冠开阔,树形帚状,高3~10 m,枝条硬挺而无托叶,是刺槐的变形之一,用作庭荫树和行道树。
2)红花洋槐Robinia pseudoacascia f.decaisneana Voss L.
形态:小乔木,15~20 m。枝条有针刺,羽状复叶。花紫红色,总状花序呈穗状,具芳香。荚果扁平,种子肾形。花期5月,果期9月。
分布:原产北美,在黄河、淮河流域广泛栽培。
习性:阳性,适应性强,抗寒耐旱,适于肥沃深厚的沙壤土。树冠开阔,树形帚状,高3~10 m,枝条硬挺而无托叶。是刺槐的变形之一。
繁殖:种子繁殖,也可嫁接繁殖。
应用:用于庭院绿化,可作庭荫树。
3)毛刺槐(江南槐)Robinia hispida Linn.
形态:灌木。高2 m。茎、小枝及花梗密被紫红色刺毛。托叶不变为刺状,小叶7~13,广椭圆形至圆形,先端钝或具短突尖。花粉红或紫红色,2~7朵成稀疏总状花序。荚果,具腺状刺毛。花期5月,果期7—10月。
分布:原产北美,中国华北及东北地区多有栽培。
习性:喜光,耐寒;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也耐瘠薄。
繁殖:嫁接繁殖,常用刺槐作砧木。
应用:毛刺槐花大色艳,形似彩蝶,株形优美,宜于庭院、草坪边缘、街头绿地、园路旁丛植或孤植观赏,也可作基础种植用。用高接法能培育成小乔木状,可作园内小路的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