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1 山矾属Symplocos Jacq.

2.16.1 山矾属Symplocos Jacq.

1)白檀(灰木、碎籽树、栅柴)Symplocos paniculata(Thunb.)Miq.(图2.16.1)

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 m,嫩枝被毛。叶互生,椭圆形,长4~9.5 cm,宽2~5.5 cm,边缘细锐锯齿。圆锥花序生枝顶,花白色。核果卵形,黑色。

分布:中国东北部及黄河以南地区,尤以长江流域以南诸省区更为普遍。多生于海拔200~1 000 m丘陵山地疏林、灌木中和第四纪红土光坡。

习性:以向阳坡地及沟谷区生长较好,具有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萌发力强,易繁殖等优点。

繁殖:种子繁殖,也可扦插繁殖。

应用:可作器具,亦可入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适于各类园林绿化,宜作风景林。可作行道树。

img

图2.16.1 白檀

img

图2.16.2 老鼠矢

2)老鼠矢Symplocos stellaris Brand(图2.16.2)

形态:常绿乔木,高5~10 m。叶厚革质,长披针形,互生,全缘。叶面有光泽,叶背粉褐色,披针状椭圆形或狭长圆状椭圆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中脉在叶面凹下,在叶背明显凸起,侧脉和网脉在叶面均凹下,在叶背不明显;叶柄有纵沟,长1.5~2.5 cm。小枝粗,髓心中空,具横隔;芽、嫩枝、嫩叶柄、苞片和小苞片均被红褐色绒毛。密伞花序着生于叶腋,花白色,苞片圆形,直径3~4 mm,有缘毛;花萼长约3 mm,裂片半圆形,长不到1 mm,有长缘毛;花冠白色,长7~8 mm,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椭圆形,顶端有缘毛,雄蕊18~25枚。核果长椭圆形,长1 cm,具6~8条纵棱。种子含油,油脂植物。

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生于海拔1 600 m以下的林中。

习性:沟谷区生长较好,喜温暖湿润气候。

繁殖:种子繁殖,也可扦插繁殖。

应用:用于各类园林绿化。

3)四川山矾Symplocos setchuensis Brand.

形态:常绿小乔木,高达7 m。嫩枝有棱,黄绿色,无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3 cm,宽2~4 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疏生锯齿,两面无毛,中脉在两面凸起。叶柄长0.5~1 cm。密伞花序有花多朵,生于叶腋;花萼长约3.5 mm,萼筒长2 mm,萼裂片宽卵形,外面被有微细柔毛;花冠白色,5深裂,裂片倒卵状长圆形,长约3 mm;雄蕊约25枚,长短不一,长者比花冠稍长,短者比花冠稍短;花柱较雄蕊为短,柱头3裂,子房被长柔毛。核果卵状椭圆形,熟时黑褐色,长7~12 mm,被微柔毛,宿存,核无棱。花期5月,果期10月。

分布:产浙江各地。生于海拔250~1 000 m的山地林间。分布于长江流域诸省及台湾地区。

习性:喜光,耐半阴,喜湿润、凉爽的气候,较耐热也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及微碱性的沙质壤土均能适应,但在瘠薄土壤上则生长不良。对氯气、氟化氢、二氧化硫等抗性强。

繁殖:种子繁殖,也可扦插繁殖。

应用:可作园林绿化树种,木材供制器具,种子油可制肥皂用。根、茎、叶入药。

4)薄叶山矾Symplocos anomala Brand(图2.16.3)

img

图2.16.3 薄叶山矾

形态:小乔木,高3~7 m。幼枝与顶芽均密被红褐色的短绒毛,后变无毛。叶薄革质,多为狭椭圆状披针形,长5~7(9)cm,宽1.5~3 cm,先端渐尖具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或楔形,叶全缘或疏生浅锯齿,两面均无毛,中脉在叶面隆起,侧脉在两面均隆起;叶柄长2~5 mm。总状花序腋生,长1~2 cm,通常具5~8朵花,被柔毛,花萼长2~2.3 mm,裂片5,半圆形,边缘被柔毛;花冠白色,5深裂至近基部,芳香,长4~5 mm,筒部长约1 mm;雄蕊约30枚,花丝基部稍合生,成不显著的五体雄蕊,略长于花冠,子房3室,顶端微被柔毛。核果褐色,矩圆形,长7~10 mm,直径5~6 mm,被平伏的短柔毛,顶端宿存裂片近直立,核约有10条显著的纵棱。花期7—9月,果期翌年5月。

分布:产于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习性:生于海拔1 000~1 700 m的山地杂木林中。

繁殖:种子繁殖,也可扦插繁殖。

应用:可作园林绿化树种,木材供制器具,种子油可制肥皂用。

5)山矾Symplocos sumutia Buch.-Ham.ex D.Don(图2.16.4)

img

图2.16.4 山矾

形态:乔木,嫩枝褐色。叶薄革质,卵形、狭倒卵形、倒披针状椭圆形,长3.5~8 cm,宽1.5~3 cm,先端常呈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具浅锯齿或波状齿,有时近全缘;中脉在叶面凹下,侧脉和网脉在两面均凸起,侧脉每边4~6条;叶柄长0.5~1 cm。总状花序长2.5~4 cm,被展开的柔毛;苞片早落,阔卵形至倒卵形,长约1 mm,密被柔毛,小苞片与苞片同形;花萼长2~2.5 mm,萼筒倒圆锥形,无毛,裂片三角状卵形,与萼筒等长或稍短于萼筒,背面有微柔毛;花冠白色,5深裂几达基部,长4~4.5 mm,裂片背面有微柔毛;雄蕊25~35枚,花丝基部稍合生;花盘环状,无毛;子房3室。核果卵状坛形,长7~10 mm,外果皮薄而脆,顶端宿萼裂片直立,有时脱落。花期2—3月,果期6—7月。

分布: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生于海拔200~1 500 m的山林间。尼泊尔、不丹、印度也有。

习性:喜光,耐阴,喜湿润、凉爽的气候,较耐热也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及微碱性的沙质壤土均能适应,但在瘠薄土壤上则生长不良。对氯气、氟化氢、二氧化硫等抗性强。

繁殖:种子繁殖,也可扦插繁殖。

应用:可作园林绿化树种,木材供制器具,种子油可制肥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