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1 木槿属Hibiscus Linn.
亚灌木、灌木或小乔木,植株常被星状毛。叶互生,全缘或具缺刻,或3~5掌状分裂,主脉通常具蜜腺;托叶2枚,早落。花常单朵腋生,副萼有3~12枚小苞片,通常宿存;花萼钟状或碟状,5浅裂或5深裂,宿存;花冠大,花瓣5枚;具雄蕊管,先端截平或5齿裂;子房5室或每室具假隔膜而呈10室,每室具2至多枚胚珠。柱头5裂。蒴果室背开裂;种子肾形或球形。
本属约25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主产于非洲。中国有20余种,大多栽培常见。
1)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inn.(图2.46.1)

图2.46.1 木芙蓉
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 m。小枝密被星状灰色短柔毛。叶大,互生,宽卵形至卵圆形,掌状5~7裂,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均被黄褐色星状毛。花径8 cm,大而美丽,单生枝端叶腋,单瓣或重瓣,初放时白色或粉红色,后变为深红色,花梗长5~8 cm,副萼由8枚小苞片组成,萼短,钟形。蒴果球形,直径2.5 cm,果瓣5。种子肾形;花期10—11月,果期12月。
分布:秦岭、淮河以南常见栽培,尤以成都最盛,历史悠久,有“蓉城”之称。
习性:喜光,略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
繁殖:播种、扦插、压条和分株繁殖。应用:花朵颇大,深秋开花,多栽于池畔、水滨或庭园观赏,有“照水芙蓉”之说;苏东坡亦有“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
2)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inn.(图2.46.2)

图2.46.2 木槿
栽培品种主要有大花木槿(五色木槿)、白花重瓣木槿、红花重瓣花木槿和黄槿等。
形态:落叶灌木,高3~5 m。茎直立,嫩枝密被绒毛,小枝灰褐色。叶三角形至菱状卵形,长3~6 cm,先端有时三浅裂,基部楔形,边缘有缺刻。花单生叶腋,钟状,直径5~8 cm,单瓣或重瓣,有白、粉红、紫红等色,花瓣基部有时红或紫红,雄蕊多数,心皮多数,螺旋状排列于延长花托上,有香气;蒴果卵圆形,直径2 cm,有短缘,密被星状绒毛。种子成熟时黑褐色。花期6—9月,果熟期10—11月。
分布: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各省区。各地广为栽培。
习性: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和深厚、富于腐殖质的酸性土壤,稍耐阴和低温,适应性强,不耐水湿。萌蘖力强,耐修剪。抗烟尘和有害气体能力强。
繁殖:常用扦插繁殖,播种、压条亦可。
应用:枝繁叶茂,夏、秋开花,满树花朵,花大有香气,花期长,为良好园林观赏树种。韩国国花。
3)扶桑(大红花、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图2.46.3)

图2.46.3 扶桑
形态:落叶灌木。直立多分枝,树冠椭圆形。叶互生,长卵形,长4~9 cm,先端渐尖,边缘有粗齿,基部全缘,3出脉,上面有光泽。花大,腋生,副萼片6~7枚,线状,分离;萼绿色,长约2 cm,裂片卵形或披针形;花冠直径10 cm,花瓣倒卵形,端圆向外扩展,通常玫瑰红色、淡红、淡黄、白色等,有时重瓣,雄蕊柱超出花冠外,花梗长而有关节。蒴果卵形,有喙。花期5—11月。
分布:中国南部,现各地栽培。
习性: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阴,不耐寒和不耐旱,耐修剪。繁殖:多以扦插繁殖,也可进行嫁接。应用:扶桑花大色艳,花期长,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北方多盆栽观赏。
4)吊灯花Hibiscus schizopetalus Hook.(图2.46.4)

图2.46.4 吊灯花
形态:灌木,高2~4 m。小枝和叶均无毛。叶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长4~7 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圆钝或宽楔形,上半部叶缘具锯齿;托叶线形。花单生叶腋,花梗下垂,长10~14 cm,中部具关节;小苞片7~8枚,线形,花萼筒状,长约1.5 cm,2~3浅裂;花冠红色,花瓣长5~7 cm,上半部分裂成流苏状,外卷;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之外。雄蕊管细长,长9~11 cm,上半部具多数分离的花丝;花柱枝5枚,柱头头状。蒴果圆柱状,无毛;种子无毛。花期3—11月。
分布:原产于非洲东部。中国华南一带可露地栽培,北方温室栽培。
习性:喜高温、不耐寒,需在高温温室越冬。不耐阴。
繁殖:扦插繁殖。
应用:花形奇特、美丽,几乎全年开花。可盆栽观赏,南方地区可作地被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