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孰若“百花盛开”
陈 静
精典范文三
立意角度:摆脱贫困,致力共同富裕
曾经的中国人,只要一谈起与金钱相关的事,总会带着一副羞答答的表情,因为“君子不言利”。甚至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人是以“穷”而自豪的,“为富不仁”似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所幸,改革开放的春风荡涤多少代、多少人的陈腐观念,“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一种引领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主流意识。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可以燃起中国经济腾飞的星星之火,可以给更多后进者提供学习的模板,可以让能力出众者先成为个人致富的排头兵,再成为大众致富的领路人……
但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使部分无力致富者心生不平乃至仇富心理,使社会财富集中到了少数人手里……这些是孕育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温床。所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绝不可能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终极目标,而只是改革开放初期促进经济复苏的一种权宜之计,是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实现之前的一种尝试、一种铺垫、一种蓄势。
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们终于听到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最强音,中国人民在致富路上开启了新的旅程。
孔子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共同富裕,正可以将“不均”与“不安”这两个消极因素一举消除,使中国真正走向国富民强、国泰民安。
事实上,我们国家这些年来一直都在致力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事业。君不见国家对“三农”的大力扶持,对中西部发展的重点投入,对老少边穷地区的精准扶贫乃至于不断出招,逐步缩小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这些都彰显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平衡、充分发展,全民、共同富裕。
我们欣喜地看到,原先的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正在强势增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乡村彻底改变了模样,贫困人口的数字一天天缩减,教育、文化、卫生、科技齐头并进,蒸蒸日上……尤其是交通、传媒、通讯业的迅猛发展,让中国任何一个偏远地区都处于“世界的中心”,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有“边缘人”的感觉!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平衡发展、全民富裕的社会,才更符合人们心目中走进新时代的中国的形象——这是春天的中国,这是中国的春天!
我们已经清晰地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带有政论色彩的议论文。作者以澎湃的激情,从宏观的角度剖析了“平衡发展”“全民富裕”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分析“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利弊得失,颇具深度。在阐述全民富裕的重大意义时,先借孔子的名言从理论上分析,后用近年来我国的发展现状从事实上剖析,最后水到渠成、令人信服地点明:中国正走向百花齐放的春天,可谓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