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峰会

乌镇峰会

热点直击

世界互联网大会(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倡导并每年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举办的世界性互联网盛会,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让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这一盛会通常被称为“乌镇峰会”。

乌镇历史渊源流长,根据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的鉴定,该处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新石器时代。可见,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里。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陈运和在《乌镇剪影》中赞道:“一个现代文明影响不大的世界/一张古老色彩依然浓重的史页。”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2014年11月19日始,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

2017年12月3日至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乌镇举行。本届大会以“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在全球范围内邀请来自政府、国际组织、企业技术社群和民间团体的互联网领军人物,围绕数字经济、前沿技术、互联网与社会、网络空间治理和交流合作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交流。大会着力于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导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尊重差异、凝聚共识,聚焦发展、助力创新,让互联网繁荣发展的机遇和成果更好地造福人类。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朴的水乡,高高的屋檐,长长的青石路,窄窄的街道,幽幽的水巷,瘦瘦的乌篷船……这就是乌镇,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和历史文化名镇。它有六千余年的悠久历史,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

自2014年开始,世界互联网大会一直在乌镇召开。在乌镇,人们通过“互联网医院”就可以找全国的医生看病,只需要微信扫码就可以租借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因为有了互联网,这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与世界潮流保持着相同的步伐。

对于乌镇的变化,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出现:给古镇插上科技的翅膀,能让她焕发新的生机;乌镇太商业化了,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乌镇;古镇就应该有古镇的样子,古镇的打造应尊重历史和文化的本来面目;古典与现代融合为一,或者在碰撞中共生,不也很好吗?

对材料中出现的现象以及人们的讨论,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立意方向

从材料的介绍来看,乌镇有它的“两面性”:传统的一面、现代的一面。作为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作为历史文化名镇,乌镇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貌、令人印象深刻的古朴沧桑,不愧是“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同时,成为旅游胜地的乌镇,其商业的氛围越来越浓。游人如织,破坏了乌镇的宁静;商人云集,带走了古镇的淳朴。随着这里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互联网又给古镇带来巨大的变化。此时的古镇,还是人们心中期望的那样吗?古镇,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世人?材料第三段提到了几种争议,其实这几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对乌镇的关心:或忧虑其不足,或欢呼其发展,或提出自己的建议。严格地讲,没有是非对错之分,只是各自的出发点不同。因此,可有如下立意角度。

角度一 古典与现代融合为一,或者在碰撞中共生

古镇自然具有古典美,但这与追求现代美并不矛盾。这就像人们喜欢流行歌曲,但也不应该排斥古典音乐。“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都应该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世界才具有多样的美。对于古镇的建设而言,就应该融合古典与现代,或者让二者在碰撞中共生,说不定就能擦出更耀眼的火花。

角度二 应为古镇的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古镇难道就应该永远是“古老”的样子?古老,指的应该是古镇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古朴沧桑的外表,但这不妨碍古镇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既然世界互联网大会在这里召开,那就应该合理运用互联网的力量,让古镇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角度三 古镇的打造应尊重历史和文化的本来面目

如果任由古镇一直“古老”下去,而不加以修缮、改造,那么,用不了太久,它就真的要像一位老人那样,老态龙钟,最后“死去”。所以,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但这就像文物保护那样,不能改变其本来的样子,而应尊重其历史和文化的本来面目。所谓“现代化”,所谓“顺应时代的发展”,都应该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角度四 别让“商业化”毁了古镇

毋庸置疑,乌镇成为旅游胜地之后,必然会有商业上的需求。古镇的“古”不能等同于“衰老、破旧”。商业上的发展,既能更好地保护古镇,又能促进古镇的进步,这本没有错。但是,过度商业化必然会破坏古镇原有的自然和历史文化生态。事实上,由于在商业上的过度开发,一些古镇已经成为可以不断“复制”的“旅游景点”。所以,这个立意角度就是为了提醒人们,别让“商业化”毁了古镇。